[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四通道遥操作双边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7931.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黄方昊;宋伟;王滔;朱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四通道遥操作双边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双边遥操作系统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全局稳定的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以解决遥操作系统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等主要问题。针对双边遥操作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双边遥操作系统的四通道结构,通过主端位置、操作者的操作力矩、从端位置、环境作业力矩信号在通信通道间的传输,获得了较好的系统透明性。针对双边遥操作系统的不确定性、外干扰问题,本发明分别在主端和从端设计了理想轨迹生成器,以及基于扰动观测器的非线性滑模控制器,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保证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扰动 观测器 通道 操作 双边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四通道遥操作双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双边遥操作系统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具体为:1‑1)建立主从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其中,θm,
和θs,
表示主从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信号,Mm0和Ms0表示已知的质量惯性矩阵,Cm0和Cs0表示已知的科氏力/向心力矩阵,Gm0和Gs0表示已知的重力矩阵,dm和ds表示外干扰和模型误差,um和us表示控制输入,τh和τe表示操作者的操作力矩或者环境作业力矩;1‑2)建立质量‑弹簧‑阻尼的环境动力学模型
其中,Me,Ce,Ge表示环境参数;2)基于扰动观测器设计主机器人的滑模控制器,具体为:2‑1)设计主端理想轨迹生成器如下:![]()
![]()
其中,avrg{·}表示·的平均值,kfm表示比例参数,Mdm,Cdm,Gdm表示规划参数;通过将θs输入公式(4),能够得到参考轨迹θmr,
再通过选取合适的Mdm,Cdm,Gdm,公式(5)和(6)能够得到理想轨迹θmd,
2‑2)定义主机器人控制器的滑模面sm如下:
其中,em=θm‑θmd,λm=diag{λm1,...,λmi,...,λmw},i=1,2,...,w表示主机器人的自由度数目;2‑3)计算sm的一阶导如下:
2‑4)根据(8)设计控制器,保证主机器人的渐进稳定性,设计的控制器um为:
其中,
νm=diag{νm1,...,νmi,...,νmw},
νmi0>0;3)基于扰动观测器设计从机器人的滑模控制器,具体为:3‑1)设计从端理想轨迹生成器如下:![]()
![]()
其中,avrg{·}表示·的平均值,kfs表示比例参数,Mds,Cds,Gds表示规划参数;通过将θm输入公式(12),能够得到参考轨迹θsr,
再通过选取合适的Mds,Cds,Gds,公式(13)和(14)能够得到理想轨迹θsd,
3‑2)定义从机器人控制器的滑模面ss如下:
其中,es=θs‑θsd,λs=diag{λs1,...,λsi,...,λsw},i=1,2,...,w表示从机器人的自由度数目;3‑3)计算ss的一阶导如下:
3‑4)根据(16)设计控制器,保证从机器人的渐进稳定性,设计的控制器us为:
其中,
νs=diag{νs1,...,νsi,...,νsw},
νsi0>0;4)设计基于主从机器人的滑模控制器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具体为:4‑1)设计全局李雅普诺夫函数V,保证非线性遥操作系统的全局稳定性;4‑2)当||sm||,||ss||≤β时,V将收敛于:
其中,![]()
和
表示主从观测器的观测误差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3793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