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拓扑自动聚合的分布式新能源全观测建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1775.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李端超;陈实;黄太贵;王吉文;黄少雄;王璨;马金辉;梁肖;刘路登;王松;徐海青;陈是同;陈伟;徐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G06F30/18;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00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拓扑自动聚合的分布式新能源全观测建模方法和系统,基于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台账提取新能源并网信息,构建分布式能源并网数据库;基于已获取的主配网拓扑模型,建立主配网的映射关系,拟合成主配网一体化电网拓扑模型;通过并网信息和一体化电网拓扑模型的站点或配变,构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基于构建的新能源与主配网一体化模型的连接关系,构建电网设备拓扑联通图;设置全观测模型观测点,构建反映各观测点与新能源映射关系的新能源自动聚合全观测模型。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拓扑自动聚合的分布式新能源全观测建模方法,实现各级电网运行设备对下挂新能源聚合观测,有效解决了分布式新能源无法及时观测和管理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拓扑 自动 聚合 分布式 新能源 观测 建模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拓扑自动聚合的分布式新能源全观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从已归档的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台账提取新能源并网信息,构建分布式能源并网数据库;步骤2,基于电网设备通用模型数据命名规范,获取主配网拓扑模型,且建立主配网的映射关系,拟合成主配网一体化电网拓扑模型;步骤3,通过步骤1获取的并网信息和步骤2的一体化电网拓扑模型的站点或配变,构建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建立新能源与主配网一体化模型的连接;步骤4,基于步骤3构建的新能源与主配网一体化模型的连接关系,构建电网设备拓扑联通图;步骤5,设置全观测模型观测点,构建反映各观测点与新能源映射关系的新能源自动聚合全观测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4177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流器多维频域阻抗的降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虚拟电厂分布式协调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