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机械谐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7829.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9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陈文;吴忠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3/007 | 分类号: | H03H3/007;H03H9/02;H03H9/17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炜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机械谐振器。通过对微机械谐振器几何尺寸优化设计,减小微机械谐振器谐振振子与支撑梁边界处的机械振动,从而减小微机械谐振器的能量损耗;通过在谐振器结构层设计隔离框架结构,以及在谐振器的衬底硅片底部刻蚀出凹槽或凹腔结构,减小封装应力对谐振器性能的影响,提高微机械谐振器的长期稳定性。对特定材料、特定频率和特定模态的微机械谐振器,其谐振振子长度在某一特定值时,谐振振子与支撑梁边界处的机械振动最小。当改变谐振振子中的某层材料的厚度,谐振振子长度为另一优化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机 谐振器 | ||
【主权项】:
1.一种微机械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包含衬底硅片(35)、谐振器结构和真空封装结构,其中:(1)衬底硅片(35)顶面设置有空腔;(2)谐振器结构包含谐振振子(31)、支撑梁(32)、隔离框架(34)和加热电阻丝(33);谐振振子(31)悬空于衬底空腔上方,并通过支撑梁(32)与隔离框架(34)连接;隔离框架(34)末端通过固支结构与衬底硅片(35)连接;加热电阻丝(33)位于隔离框架(34)上表面;(3)真空封装结构位于谐振器结构上方,并与衬底硅片结合形成真空腔室,将谐振器结构层悬空部分密封在真空腔室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6782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带大动态自动增益电路
- 下一篇: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