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魔芋与薏苡间作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0770.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敖文;董稳书;崔芳;卢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2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5503 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魔芋与薏苡间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S2,整地;S3,选种;S4,播种;S5,施肥;S6,田间管理;S7,病虫害防治;S8,收获。魔芋与薏苡搭配种植,薏苡的遮掩可避免强日光直射地表而导致土温剧烈升高,为魔芋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满足了魔芋的遮阴需求,大大减少了魔芋病害的发生,种芋成活率高,实现了魔芋增产增收;同时也打破了低海拔区域不能种植魔芋的限制,扩大了魔芋的种植区域。 | ||
搜索关键词: | 魔芋 薏苡 间作 栽培 搭配种植 魔芋病害 生长环境 田间管理 种植区域 病虫害防治 低海拔 直射 选种 成活率 遮掩 整地 日光 播种 地表 升高 施肥 增产 收获 种植 | ||
【主权项】:
1.一种魔芋与薏苡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地:选择坡度平缓、海拔高度在1000~1800m、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好、且PH值为中性或微酸性的地块;S2,整地:步骤S1所选地块施入腐熟农家肥后以120cm的墒面宽起垄,垄高40‑50cm,沟宽30cm;S3,选种:魔芋选种:选择在生长过程中无发病情况或发病极轻微的地块里留的种芋,其外观形态为圆形或高圆形、球茎充分成熟、有沉重感、表皮光滑、顶芽鲜红粗壮、芽窝浅、无病斑、无伤口的种芋;薏苡选种:选择粒大、饱满的当年种子;S4,播种:魔芋播种:在3月中旬至4月底,当地面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按25~35cm×25~35cm的株行距进行开沟播种,播种深度为15~20cm,播种时,将种芋芽窝朝上轻放在沟内,然后覆盖5~10cm厚的细土,浇水;薏苡播种:与魔芋同时播种,在沟的一侧或两侧种植一行薏苡,播种方式以打塘点播为主,每塘3~5粒,塘距15~20cm;S5,施肥:播种时每亩在播种塘和播种沟内施入有效成分的比例为35:9:15的钙镁磷肥50~6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PK15:15:15)40kg作种肥;S6,田间管理:魔芋田间管理:魔芋出苗后,选择晴朗天气中耕除草2~5次;薏苡田间管理:薏苡出苗后长出4片叶时,去掉密苗和弱苗,及时匀苗定苗,每穴留苗3~4株;中耕除草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薏苡4叶时浅锄,结合定苗进行;第二次在薏苡拔节期进行,结合培土进行;于拔节后,摘除第一分枝以下的老叶和无效分蘖;S7,病虫害防治;S8,收获:魔芋收获:魔芋植株自然倒苗10天后,选择晴朗天气采用常规方法收获;薏苡收获:薏苡下部叶片叶尖变黄,80%籽粒变成黑色或原种壳色时采用常规方法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7077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芋与薄荷间作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强马铃薯植株耐旱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