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71989.7 申请日: 2019-05-31
公开(公告)号: CN110089583A 公开(公告)日: 2019-08-06
发明(设计)人: 余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12;A23F3/14;A23F3/34
代理公司: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苏友娟
地址: 2464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S1、鲜叶采摘:采摘大小一致、形状规则、无虫害的天然无机嫩芽茶,采摘时不采雨水叶、红紫叶、虫伤叶,S2、摊青:将S1中采摘的无机茶摊放在竹篓上,放置4‑6个小时,中途均匀翻动5‑6次,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对茶叶进行了很好的选材,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对茶叶进行两次杀青,能很好的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茶叶揉捻成形,对茶香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采用热揉手工揉捻同时通过纯手工操作对茶叶进行造形提毫,茶细胞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内含物质渗出,为成品茶香味发挥打下基础,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保证了有机茶的天然性。
搜索关键词: 茶叶 有机茶 制备 采摘 茶叶加工技术 茶叶揉捻 促进作用 大小一致 细胞组织 鲜叶采摘 形状规则 制作过程 成品茶 天然性 雨水叶 翻动 嫩芽 虫害 渗出 变软 茶摊 茶香 成形 虫伤 揉捻 杀青 摊青 提毫 鲜叶 造形 紫叶 选材 蒸发 损伤 保证
【主权项】:
1.一种有机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鲜叶采摘:采摘大小一致、形状规则、无虫害的天然无机嫩芽茶,采摘时不采雨水叶、红紫叶、虫伤叶;S2、摊青:将S1中采摘的无机茶摊放在竹篓上,放置4‑6个小时,中途均匀翻动5‑6次,使茶叶的香气慢慢的散发出来;S3、人工杀青:将S2中摊青后的茶叶倒进铁锅内,使用锅铲或手带手套进行翻炒,使茶叶均匀受热,水分快速蒸发,铁锅温度控制在125‑135℃,每锅投叶量500‑600g,杀青时间控制在10‑15min;S4、冷却揉捻:将S3中杀青后的茶放在竹篮上,将竹篮放置在吊扇下,对茶叶进行清风散热,与此同时用双手在竹篮上反复揉捻;S5、机械杀青:将S4中揉捻后的茶叶平铺于输送机上经过微波烘干机进行烘干,得二次杀青茶叶;S6、造形提毫:将S5制得的二次杀青茶叶放入锅中,锅温调至40‑50℃,将茶叶置于掌心,双手合拢,旋转揉搓3‑4次,转成一茶团,放回锅中,让其定形,搓团用力由轻到重,茶团由大到小,待茶坯全部搓完后,抖散再搓,如此反复数次,使茶坯达7成千,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直至白毫竖起,约8‑9成千时出锅;S7、烘干:将S6中制得的成形茶叶放置于输送机,经过三级烘干机进行分段烘干,得半成品有机茶;S8、筛选:将S7中制得的半成品有机茶放入筛选机中进行筛选,筛除半成品茶叶中的碎叶,断叶;S9、包装:将S8中的半成品有机茶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包装制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未经潜山县下河有机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719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