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波强化细颗粒物脱除装置及脱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3304.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平;朱跃;杜振;张杨;潘艳艳;陈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波强化细颗粒物脱除装置及脱除方法,该装置包括从上到下顺次连通的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气溶胶收尘区、惯性沉降区;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采用切向进气的类旋风切割器结构;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和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采用逆时针的对称进气方式;气溶胶收尘区、惯性沉降收尘区采用圆筒形结构,筒壁采用水膜收尘板结构。本发明针对固定源排放的气溶胶颗粒物,采用垂直一体化圆筒形结构形式,通过离心分离技术、声波团聚技术和惯性沉降机制结合的协同脱除方法,实现气溶胶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的高效凝并脱除,有效避免了收尘板的二次扬尘、积灰和腐蚀。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声波 紊流 脱除 预处理区 收尘区 团聚 细颗粒物脱除装置 圆筒形结构 颗粒物 收尘板 离心分离技术 惯性沉降区 旋风切割器 沉降机制 从上到下 二次扬尘 进气方式 切向进气 细颗粒物 固定源 沉降 积灰 水膜 筒壁 连通 对称 垂直 腐蚀 协同 一体化 排放 | ||
【主权项】:
1.一种声波强化细颗粒物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气溶胶颗粒物入口(1)、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2)、气溶胶颗粒物入口(3)、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4)、气溶胶收尘区(5)、惯性沉降收尘区(6)、气溶胶出口(7)、声波发生器(8)、气溶胶紊流预处理聚效环(9)、气溶胶紊流聚效环(10)、挡板(11)、水膜收尘板外接水源接入管路(12)、水槽(13)、收尘板(14)、灰斗(15)和浆液出口(16);所述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2)、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4)、气溶胶收尘区(5)和惯性沉降收尘区(6)由上到下依次布置,且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2)、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4)、气溶胶收尘区(5)和惯性沉降收尘区(6)依次相连通,所述声波发生器(8)设置在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2)的上方;所述预处理气溶胶颗粒物入口(1)设置在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2)的顶部,且在气溶胶紊流及声波预处理区(2)内设置有气溶胶紊流预处理聚效环(9);所述气溶胶颗粒物入口(3)设置在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4)的顶部,且在气溶胶紊流及声波团聚区(4)内设置有气溶胶紊流聚效环(10);所述气溶胶收尘区(5)内设置有挡板(11)、水膜收尘板外接水源接入管路(12)、水槽(13)和收尘板(14),所述水膜收尘板外接水源接入管路(12)与水槽(13)连通,所述挡板(11)与收尘板(1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水槽(13)连通,用于使水槽(13)中的水沿着收尘板(14)流出;所述气溶胶出口(7)和灰斗(15)设置在惯性沉降收尘区(6)的底部,且灰斗(15)的底部设置有浆液出口(16),所述惯性沉降收尘区(6)内也设置有收尘板(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733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铅冶炼中尾气挡尘刮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电路厂用集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