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CPT传输电路功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6571.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程瑜华;仵欢欢;王高峰;李文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CPT传输电路功率的方法。电容耦合WPT技术目前还没有充分考虑IMC的设计。本发明如下:一、获取各电极自身及相互之间的参数。二、计算覆膜产生的电容。三、确定体内电极与体外电极之间的等效电路;四、设计输入匹配网络。五、设计输出匹配网络。本发明提出的对生物医学植入物系统进行的匹配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输出功率。本发明针对生物医学植入物所提供的匹配方法能够根据负载值大小选择进行匹配的位置,以达到对输出功率优化。本发明提出的L型匹配方法,相对于π型、T型等匹配方式,所用元器件较少,体积小,效益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cpt 传输 电路 功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CPT传输电路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获取第一体外电极P1、第二体外电极P3、第一体内电极P2、第二体内电极P4的长度LP、面积AP、覆膜厚度dCO、覆膜的介电常数εr_CO;并获取无线传输距离dT、无线传输介质介电常数εr_T、无线传输介质传导率σT、工作频率f、第一体外电极P1与第二体外电极P3的间距LT;步骤二、计算覆膜产生的电容CCO如式(1)所示;CCO=ε0·εr_CO·AP/dCO (1)式(1)中,ε0为真空介电常数;步骤三、确定体内电极与体外电极之间的等效电路;等效电路由第一体外电极P1与第一体内电极P2之间的电容CT1、第二体外电极P3与第二体内电极P4之间的电容CT2,第一体外电极P1与第一体内电极P2之间的寄生电阻RT12,第一体外电极P1与第二体外电极P3之间的寄生电阻RT13,第一体外电极P1与第二体内电极P4之间的寄生电阻RT14;第一体内电极P2与第二体外电极P3之间的寄生电阻RT23;第一体内电极P2与第二体内电极P4之间的寄生电阻RT24;第二体外电极P3与第二体内电极P4各自之间的交叉寄生电阻RT34;根据式(2),计算CT1及CT2的电容大小及RT12、RT13、RT14、RT23、RT24、RT34的电阻大小;步骤四、设计输入匹配网络;4‑1.选用L型阻抗匹配网络作为输入匹配网络;计算输入匹配网络的源阻抗ZS,eq=RS,eq+jXS,eq=RS和负载阻抗ZL,eq=RL,eq+jXL,eq;RS为信号源内阻;输入匹配网络的源阻抗ZS,eq的表达式如式(3)下:ZL,eq=2/(jωCCO)+G (3)式(3)中,G=(RT13F)/(RT13+F);F=(M+E)(RT14+H)/(M+E+RT14+H)+D;D=(NRT23)/(B+N+RT23);H=(NB)/(B+N+RT23);E=(BRT23)/(B+RT23+N);N=RT34+1/(jωCT2);M=RT12+1/(jωCT1);B=(RT24A)/(RT24+A);A=1/(jωCCO)+1/(jωCCO)+RL;RL为负载阻抗;4‑2、若RL,eq>RS,则将输入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电抗元件XT1串联在回路上,第二输入电抗元件XT2并联在第一体外电极P1、第二体外电极P3上;第一输入电抗元件XT1、第二输入电抗元件XT2的电抗值分别取XTA1、XTA2,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式(4)中,Δ=RSRL,eq(RL,eq2+XL,eq2‑RSRL,eq);若RL,eq<RS,则将输入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入电抗元件XT1并联在信号源的两端,第二输入电抗元件XT2串联在回路上;第一输入电抗元件XT1、第二输入电抗元件XT2的电抗值分别取XTB1、XTB2,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步骤五、设计输出匹配网络;5‑1.选用L型阻抗匹配网络作为输出匹配网络;计算输出匹配网络的源阻抗Z′S,eq=R′S,eq+jX′S,eq和负载阻抗Z′L,eq=R′L,eq+jX′L,eq=RL;输入匹配网络的源阻抗Z′S,eq的表达式如式(6)下:Z'S,eq=2/(jωCCO)+G' (6)式(6)中,G'=(RT24F')/(RT24+F');F'=(M'+E')(RT23+H')/(M'+E'+RT23+H')+D';D'=(N'RT14)/(B'+N'+RT14);H'=(N'B')/(B'+N'+RT14);E'=(B'RT14)/(B'+RT14+N');N'=RT34+1/(jωCT2);M'=RT12+1/(jωCT1);B'=(RT13A')/(RT13+A');A'=1/(jωCCO)+1/(jωCCO)+RS;5‑2、若RL>R′S,eq,则将输出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出电抗元件X′T1串联在回路上,第二输出电抗元件X′T2并联在负载的两端;第一输出电抗元件X′T1与第二输出电抗元件X′T2中,一个为电容,另一个为电阻;第一输出电抗元件X′T1、第二输出电抗元件X′T2的电抗值分别取XRA1、XRA2,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若RL<R′S,eq,则将输出匹配网络的第一输出电抗元件X′T1并联在第一体内电极P2、第二体内电极P4上,第二输出电抗元件X′T2串联在回路上;第一输出电抗元件X′T1、第二输出电抗元件X′T2的电抗值分别取XRB1、XRB2,计算公式如式(8)所示;式(8)中,Δ′=R′S,eqRL(RL2+X′S,eq2‑R′S,eqR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7657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