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时滞广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9923.0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吴嘉欣;王瑞;刘海波;王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F17/11;G06F1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滞依赖矩阵泛函的变时滞广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方法从泛函构造的角度上进一步研究时滞影响下广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获得具有更小保守性的结论。首先,本方法构造具有时滞依赖矩阵的新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引入了区别于常数矩的新型时滞依赖矩阵,其引入不仅能更多利用电力系统中的时滞信息,并且充分考虑了时滞变化率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区域的影响,对降低系统保守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电力系统稳定判据的保守性。其次,本方法将积分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时滞 广域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分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变时滞广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变时滞广域电力系统模型:
其中:x(t)=[△δ △ω △E′ △Ef]∈Rn是系统状态向量,△δ △ω △E′ △Ef表示系统参数;x(t‑h(t))为经过时间延时后的状态变量,A,B是系统矩阵;φ(t)是t∈[‑h,0]上的连续的初始相量函数;h(t)是区间变时滞且满足:0≤h(t)≤h,
μ为时滞导数上界,其中,h>0,μ>0为常数;步骤2:构造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其中:V1(t)=ξT(t)Pξ(t)![]()
Q1(h(t))=Q10‑h(t)Q11Q2(h(t))=Q20+(h‑h(t))Q21
其中,P、Q、S为泛函参数矩阵。步骤3:将
分割为
和
步骤4:引入时滞依赖矩阵Q1(h(t)),Q2(h(t)),Q1(h(t))=Q10‑h(t)Q11,Q2(h(t))=Q20+(h‑h(t))Q21;步骤5:沿着系统(1)解轨线对V(t)求导可得到:![]()
![]()
步骤6:结合式(3)‑式(5)可得:![]()
其中:
Π1(h(t))=[e1 e2 e3 h(t)e4 (h‑h(t))e5]![]()
Sym{X}=X+XTei(i=1,...,10)为分块坐标矩阵;步骤7:引入引理1:对于x(t)∈Rn具有一阶连续导数,给定任意实对称矩阵R1∈Rn×n>0,R2∈Rn×n>0和任意矩阵S∈R2n×2n,常数h>0及向量函数
有以下不等式成立:
式中:
χ(t)=[η1T(t) η2T(t)]T,![]()
![]()
![]()
引入引理2:若存在ζ∈Rn,Φ=ΦT∈Rn×n,和es∈Rm×n且满足rank(es)<n,以下两式等价:(1)ζTΦζ<0,esζ=0,ζ≠0,(2)(es⊥)TΦ(es⊥)<0,其中,es⊥是es的正交补。步骤8:根据引理1,能够得出:
其中:χ(t)=[η1T(t) η2T(t)]T![]()
![]()
![]()
![]()
步骤9:综上所述,由(2)‑(7)可得:
其中:![]()
Π3=[Π31,Π32]Π31=[e1‑e2,e1+e2‑2e4]Π32=[e2‑e3,e2+e3‑2e5]步骤10: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当
时,根据式(8),系统(1)渐近稳定,即:
步骤11:对式(9)进一步运用schur补引理及finsler’s引理可得到保证电力系统渐近稳定的结论:定理1:对于给定的常数h,μ如果存在矩阵P∈R5n×5n>0,Q10∈Rn×n,Q11∈Rn×n,Q20∈Rn×n,Q21∈Rn×n,W∈Rn×n>0,H∈Rn×n,使得下列矩阵不等式成立,![]()
其中:Ω=[Ωαβ],(α,β=1,2,3,4,5,6,7,8)Ω11=P14+P14T‑aW‑bQ11‑3aW‑3bQ11![]()
Ω14=h(t)P44+6aW+6bQ11
Ω16=P11,
Ω18=P13![]()
![]()
![]()
Ω26=P12T,
Ω28=P23Ω33=‑P35‑P35T‑4cW‑4dQ21
Ω35=‑(h‑h(t))P55+6cW+6dQ21Ω36=P13T,
Ω38=P33Ω44=‑12aW‑12bQ11,
Ω46=h(t)P14T,
Ω48=h(t)P34TΩ55=‑12cW‑12dQ21,Ω56=(h‑h(t))P15T
Ω58=(h‑h(t))P35TΩ66=Q10‑h(t)Q11+hW
Ω88=‑Q20‑(h‑h(t))Q21![]()
es=[A,B,0n,‑In,0n,0n,0n,0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899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线损中双路供电方式电源关系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