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244.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雨;王艳兵;徐彩娜;陈杰;林琳;郭兆培;张喆;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49/18;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纳米颗粒由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氯化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原料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的特性,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可用于对纳米颗粒在肿瘤处的蓄积进行监测,并且,所述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可用于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从而实现优异的治疗效果。同时,该纳米颗粒可在金属螯合剂的作用下发生解离,并释放出黄酮类化合物,一方面可以增加抗肿瘤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光热治疗后的炎症反应,防止肿瘤的复发。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颗粒 黄酮类化合物 磁共振成像 光热治疗 光声成像 可用 制备 肿瘤 聚乙烯吡咯烷酮 金属螯合剂 抗肿瘤效果 新材料领域 生物医用 炎症反应 原料制备 治疗效果 氯化铁 光热 解离 成像 应用 复发 蓄积 释放 监测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由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氯化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原料制备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9024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