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率漂移不敏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频率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94406.2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5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萌;施艳艳;周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40;H02J50/7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漂移不敏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频率设计方法,设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F和激励频率f的范围;计算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输入阻抗角度θ以及谐振频率范围内每个谐振频率F |
||
搜索关键词: | 频率 漂移 敏感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谐振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频率漂移不敏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频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确定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参数,源线圈和负载线圈均为半径为r1的单匝线圈,源线圈与负载线圈相对设置;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为半径为r2的单匝线圈,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相对设置;源线圈与发射线圈以及负载线圈和接收线圈均位于一个平面,所有线圈的线径均为rc;源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的互感为M12;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为M23;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之间的互感为M23;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传输距离为r2/2;(2)、分别设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F的范围为[Fmin,Fmax],激励频率f的范围为[fmin,fmax],在以上频率设定范围内,谐振频率以1MHz为步进,激励频率以0.1MHz为步进,在每个谐振频率Fx(x=1,2,3…)处,测量得到所有激励频率fy(y=1,2,3…)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全部输入阻抗角度θ(x,y);(3)、不考虑激励频率的最小值fmin和最大值fmax这两个频率点,用谐振频率范围内的每个谐振频率Fx对应的第y个输入阻抗角度θ(x,y)减去第y‑1个输入阻抗角度θ(x,y‑1)得到相应的差值Km(m=1,2,3…y‑1);用谐振频率范围内的每个谐振频率Fx对应的第y个输入阻抗角度θ(x,y)减去第y+1个输入阻抗角度θ(x,y+1)得到相应的差值Hm(m=1,2,3…y‑1),把满足条件Km×Hm≥0的谐振频率Fx定义为初步筛选谐振频率Fi(1≤i≤xmax,xmax为x的最大值),并记录每个初步筛选谐振频率Fi及其对应的全部输入阻抗角度θ(i,y)和输入阻抗角度个数n;(4)、对与步骤(3)中记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每个初步筛选谐振频率Fi对应的全部输入阻抗角度的绝对值|θ(i,y)|的值分别相加后除以步骤(3)中得到的每个初步筛选谐振频率Fi对应的输入阻抗角度个数n,得到每个初步筛选谐振频率Fi下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阻抗角度评价值αi;若满足αi≤10°,定义该初步筛选谐振频率Fi为次级筛选谐振频率Fj(1≤j≤imax,imax为i的最大值),并记录该次级筛选谐振频率Fj以及其对应的全部输入阻抗角度θ(j,y)和阻抗角度评价值αj(1≤j≤imax,imax为i的最大值);若αi>10°,则不做记录;(5)、用步骤(4)中记录的每个次级筛选谐振频率Fj对应的全部输入阻抗角度θ(j,y)分别减去步骤(4)中得到的对应每个次级筛选谐振频率的阻抗角度评价值αj,并对结果求平方和后分别除以步骤(3)中对应得到的输入阻抗角度个数n,得到每个次级筛选谐振频率Fj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阻抗角度波动参数βj;(6)、对步骤(5)中得到每个次级筛选谐振频率Fj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阻抗角度波动参数βj进行比较,找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最小非零阻抗角度波动参数βjmin,其所对应的次级筛选谐振频率Fj即为频率漂移不敏感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谐振频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944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