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钢热工系统能效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9032.3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熬;张涛;朱永平;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王巍敏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轧钢热工系统能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产量最大化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热轧产线上的煤气消耗基础数据进行采集,以≥2座热轧加热炉≥2季度的数据为依据,并且作为历史数据进行评估,每条生产线都须配备支管流量计≥1。该轧钢热工系统能效优化方法,通过在产量最大化的前提下,以多座热轧加热炉多个季度的数据为依据,并通过阿里云的工业大脑选出更优燃烧模型的构建,每条生产线都须配备支管流量计,使检测的结果更加精确,而阿里云的工业大脑技术代表了国内当前大数据的前沿走向,依托阿里云工业大脑也保证了结果的精确性,达到了降低氧化烧损率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轧钢 能效优化 热工系统 产量最大化 热轧加热炉 支管流量计 大脑 基础数据 历史数据 煤气消耗 氧化烧损 配备 大数据 产线 构建 热轧 采集 燃烧 检测 评估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轧钢热工系统能效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产量最大化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热轧产线上的煤气消耗基础数据进行采集,以≥2座热轧加热炉≥2季度的数据为依据,并且作为历史数据进行评估,每条生产线都须配备支管流量计≥1;2)然后依托阿里云工业大脑,基于≥2座热轧加热炉≥2季度的数据为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算法模型训练,在训练基础上推荐关键参数值;3)接着将参数值以平板或者屏幕展现方式给到操作人员,经过操作人员核实研判后,人工手动进行参数值更新,系统同时跟踪参数更新情况;4)再进行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建模和加热炉燃烧算法模型建立,模型训练及优化,将工业大脑与现场自控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实时自动采集,对模型进行深度优化;5)然后对模型算法推荐的参数验证后,在多组参数中,选出数据分析及最优燃烧模型的构建,与原控制系统行程闭环,实现自动烧炉,然后再对煤气消耗基础数据进行采集进行确认,最后进行前端数据展示设计实现,推广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990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