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图像与激光数据的场景建模方法、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2755.4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3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申抒含;高翔;朱灵杰;时天欣;胡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场景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图像与激光数据的场景建模方法、系统、装置,旨在为了解决现有大规模场景建模技术中无法兼顾精度、灵活度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首先对场景进行图像采集并建模,基于图像建模结果,综合考虑场景结构复杂程度、纹理丰富程度以及扫描位置分布情况,自动规划激光扫描位置。之后,该方法通过激光点云投影合成图像,并与采集图像进行匹配。基于获取的图像与激光数据之间的跨数据类型特征匹配,采用由粗到细的流程,实现图像与激光数据的融合。本发明兼顾数据采集效率以及重建精度与完整性,可生成精确、完整的场景重建结果。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图像 激光 数据 场景 建模 方法 系统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融合图像与激光数据的场景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基于待建模场景地面图像、航拍图像构建采集图像集,获取所述采集图像集中图像的稀疏点云;基于所述地面图像、所述航拍图像的匹配点,通过场景融合获取融合点云,进行表面重建获取带建模场景的三维网格;步骤S200,基于所述待建模场景的三维网格获取的激光扫描位置并进行激光扫描,获取激光点云;通过点云投影的方法获取航拍合成图像、地面合成图像,并分别与航拍图像、地面图像匹配;步骤S300,基于步骤S200得到的匹配关系,将所述激光点云与所述稀疏点云进行对齐,并通过广义捆绑调整进行所述采集图像集与所述激光点云的融合,得到待建模场景的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027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