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流多场耦合的板材成形极限研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5204.3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臻;张泉达;单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21 | 分类号: | B21D26/021;B21D26/027;B21D26/0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热‑流多场耦合的板材成形极限研究方法是以流体介质作为传力载体,将常温下的预成形与高温终成形相结合,研究复杂应变路径下的板材成形极限。定义为:初始冷预成形阶段,上模下行与下模闭合将板料压紧在模具中间,液控系统调节液室流体的工作压力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多场 耦合 板材 成形 极限 研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热‑流多场耦合的板材成形极限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场耦合环境下板材成形极限研究的新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将热控系统2和液控系统3分别与总控制系统1的预留接口进行对接,然后进行空载条件下的系统调试,保证各个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可调功能;2)将板料9放置在下模5上,运行总控制系统1从而实现液控系统3的执行;液控系统3经由下模5中的进油口4向液室6内通入流体介质,流体介质充满液室6与板料9下表面接触,液控系统3暂停,此时液室压力P为0,密封圈7安装在上模8的密封槽中;在试验过程中,耐高压密封圈可以保证液室压力值P的恒定不变;3)上模8按照设定的运行速度下行,进行合模;因为该充液成形为主动式成形方式,所以通过控制压边力的方式,液压机施加成形力F给上模8,保证成形过程中板料压紧在上、下模具中间,不发生移动,从而保证了板料受双向拉应力状态而发生纯胀形变形;液控系统3继续向液室6内通入高压流体,通过设置高压流体介质的压力值P,实现板料在预成形阶段发生初始变形量h0的可控调节;4)上模8中安装有加热管或加热丝等加热单元10,当室温下的预变形结束后,液控系统3对液室进行泄压,保留材料的塑性变形;操控热控系统(加热炉、温控仪等)2实现加热单元10的温度调节,从而控制上模8的温度T,使在可调的温度范围内板材具有良好的塑性成形性;设置保温时间,使板料温度与上模8的温度保持一致,然后调节液控系统3继续向液室6通入高压流体介质,增大液室压力P,实现板料的胀破;因为高温环境下,材料的变形流动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同时考虑了预成形阶段加工硬化的影响,从而实现了热‑流多场耦合工艺中复杂应变路径下的板材成形极限研究;5)调节液控系统3卸载液室压力降至0,调节热控系统2停止对上模8的加热,使上模8与板料9的温度降至室温;上模8上行开模,取出板料9,试验结束;通过后续的数据处理,获得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的板料成形极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052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