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PM模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沉积特性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7583.X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3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罗光钊;张子旭;刘厚林;夏瑞超;谈明高;王勇;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PM模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沉积特性的计算方法。本发明的过程为:采用LES计算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潜污泵的内部流场,并与试验验证;基于DPM模型计算一体化预制泵站内单颗粒运动轨迹,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离散相模型的适用性;提出评价预制泵站防沉积性能的两项指标:颗粒的沉积率以及泵坑表面易沉积区域的面积占比;采用刚盖假定或VOF方法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根据迭代结果计算出颗粒的沉积率;将泵坑表面的流速云图进行二元化及二值化处理,基于MATLAB与图像处理函数得出易沉积区域的实际面积。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化预制泵站沉积特性计算方法,为研制防淤积型一体化预制泵站提供了理论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pm 模型 一体化 预制 泵站 沉积 特性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DPM模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沉积特性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一体化预制泵站中潜污泵的内部流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液相流动计算模型;基于离散相模型DPM计算一体化预制泵站泵坑表面单颗粒的运动,进行高速摄影试验拍摄粒子运动,提取单颗粒模拟与试验运动轨迹,并进行对比,验证DPM模型在一体化预制泵站固液两相模拟计算上的适用性和准确性;(2)基于验证所得LES方法、DPM离散相设置进行固液两相流计算,根据预制泵站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和DPM模型的迭代结果,提出评价预制泵站防沉积性能的两项指标:颗粒的沉积率DE以及泵坑表面易沉积区域的面积占比AR;(3)基于LES和DPM模型,采用刚盖假定方法或VOF方法对一体化预制泵站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4)根据DPM模型迭代计算结果可得出从进水口射入的粒子数N1、从出口处流出的粒子数N2、以及剩余的粒子沉积或悬浮在筒体内的粒子N3,并计算出一体化预制泵站内颗粒的沉积率
(5)将泵坑表面流速云图进行二元化处理,并通过阈值分割将二元速度图二值化,基于MATLAB与图像处理函数进行标定计算,最终得到易沉积区域的实际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0758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