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08015.1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睿;龙汶轩;李建东;邹敏强;杨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8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程晓霞;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直接对收发端未对准情况下的OAM通信系统进行信号接收的问题。实现方案是:构建OAM通信系统模型;确定接收端圆心的坐标;构建OAM通信系统等效信道矩阵;构建OAM通信系统波束调相矩阵并在接收端进行波束调相;对OAM通信系统进行接收信号检测,获得多模态OAM接收信号。本发明首次给出了OAM通信系统发送端方位角及俯仰角共存时的波束调相方法,并提出了基于幅度检测的OAM通信系统接收信号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消除收发端未对准情况下OAM信道的模间干扰,实现OAM通信系统信号信息的准确接收,可用于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角动量 无线通信 系统 信号 接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轨道角动量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1)构建OAM通信系统模型:利用两个半径分别为Rt和Rr的均匀圆阵作为OAM通信系统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在发送端以发送端圆心为原点、发送阵列所在平面为X′OY′平面建立发送端第一坐标系Z′‑X′OY′;在接收端以接收端圆心为原点、接收阵列所在平面为
平面建立接收端坐标系
将发送端圆心在接收端坐标系
中的坐标表示为
其中r为发送端圆心与接收端圆心间的距离,
为发送端的方位角,α为发送端的俯仰角;发送端发送信息信号向量s(l)s(l)=[s(l1),s(l2),…,s(lv),…,s(lV)]T,其中,s(lv)为利用不同模态发送的信息信号;(2)确定接收端圆心的坐标:在发送端以发送端圆心为原点、平行于接收阵列的平面为XOY建立发送端第二坐标系Z‑XOY,根据发送端与接收端坐标系间的角度关系,将接收端圆心在发送端第二坐标系Z‑XOY坐标系中的坐标表示为(r,θ,α),其中θ为X轴与X′轴间的夹角,即接收端圆心在坐标系Z‑XOY中的方位角;(3)构建OAM通信系统等效信道矩阵:利用接收端圆心在发送端第二坐标系Z‑XOY中的坐标(r,θ,α),构建OAM通信系统等效信道矩阵HOAM=[hOAM(u,v)]V×V,其中,(u,v)表示该元素位于等效信道矩阵HOAM的第u行、第v列,下标V×V表示等效信道矩阵HOAM为V行V列的方阵;(4)构建OAM通信系统波束调相矩阵:构建波束调相矩阵B,以消除等效信道矩阵HOAM中各元素hOAM(u,v)与接收端方位角θ及俯仰角α相关的项;(5)对OAM通信系统进行波束调相:在OAM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利用波束调相矩阵B进行波束调相,得到波束调相后OAM通信系统的等效信道矩阵H′OAM;(6)对OAM通信系统进行接收信号检测:对波束调相后OAM通信系统的等效信道矩阵H′OAM中的各元素进行泰勒展开,得到波束调相后OAM通信系统等效信道矩阵的估计值Heff,利用矩阵估计值Heff在接收端进行幅度检测,获得多模态OAM接收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0801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