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轮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动静态垂向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7124.6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田昭贤;王杰;陈玉;李敏;肖锦钊;董丹秀;董凤玲;董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6 | 分类号: | G01M13/026;G01M13/027;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针对试验台单独静态垂向载荷加载装置和单独动态垂向载荷加载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轮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动静态垂向加载装置,该加载装置即可实现静态垂向载荷加载又可以实现动态垂向载荷加载,通过动态加载与静态加载的结合,可以准确模拟出实车道路行驶过程中由于整车加、减速度等因素引起的电动轮垂向载荷变化情况,其中,静态加载装置用来模拟行驶过程中电动轮的基本载荷,该载荷等于整个实验工况中的最小垂直载荷,剩余部分由动态加载装置模拟,这样可使得动态载荷模拟部分变小,减小对动态载荷加载电机的扭矩容量要求,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载荷模拟精度,减小控制难度,减少试验台耗费电能,有效节约试验台成本和试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轮 性能 测试 试验台 静态 加载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动轮性能测试试验台的动静态垂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U型架、电动轮悬挂装置、静态加载装置和动态加载装置组成;第一支撑架由L型安装底座(1)、一支撑架第一支撑臂(2)、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和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6)组成;一支撑架第一支撑臂(2)、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和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6)均为长方体结构;一支撑架第一支撑臂(2)的A端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固定连接,一支撑架第一支撑臂(2)的B端与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的B面固定连接,一支撑架第一支撑臂(2)分别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和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的B面垂直;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6)的A端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固定连接,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6)的B端与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的B面固定连接,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6)分别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和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的B面垂直;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的A面和B面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架圆形通孔(30),第一支撑架圆形通孔(30)的轴线分别与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的A面和B面垂直;第二支撑架由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第一吊耳(34)、第二吊耳(35)、第三吊耳(36)和第四吊耳(37)组成;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和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均为长方体结构;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的A端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固定连接,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的B端与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固定连接,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分别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和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垂直;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的A端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固定连接,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的B端与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固定连接,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分别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和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垂直;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平行于一支撑架第一支撑臂(2),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平行于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平行于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6),二支撑架第一支撑臂(3)、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和二支撑架第二支撑臂(15)组成的支架位于第一支撑架的内侧;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的A端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固定连接,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的B端与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固定连接,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分别垂直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和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的A端与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固定连接,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的B端与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固定连接,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分别垂直L型安装底座(1)的A面和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B面;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A面和B面之间设有二支撑架第一方形通孔(31)、第二支撑架圆形螺纹通孔(32)和二支撑架第二方形通孔(33),二支撑架第一方形通孔(31)的中心线、第二支撑架圆形螺纹通孔(32)的中心轴线和二支撑架第二方形通孔(33)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的A面和B面;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吊耳(36)和第四吊耳(37),第三吊耳(36)和第四吊耳(37)之间的距离等于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的厚度;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耳(34)和第二吊耳(35),第一吊耳(34)和第二吊耳(35)之间的距离等于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的厚度;第一吊耳(34)、第二吊耳(35)、第三吊耳(36)和第四吊耳(37)上均设有吊耳孔(38);电动轮悬挂装置由承重板(25)、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和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组成;承重板(25)为长方体结构,承重板(25)A面中心位置设有承重板第一圆形凹槽(27),与A面相对的平面中心位置设有承重板第二圆形凹槽(51),承重板第一圆形凹槽(27)与承重板第二圆形凹槽(51)在正视图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且二者的轴线均垂直于承重板(25)A面,承重板第一圆形凹槽(27)和承重板第二圆形凹槽(52)之间设有6个均匀分布且轴线与两凹槽轴线平行的承重板螺纹通孔(43);承重板(25)C面上设有承重板第一方形凹槽(41)、承重板第二方形凹槽(42)和承重板第三方形凹槽(44),承重板第一方形凹槽(41)的中心线、承重板第二方形凹槽(42)的中心线和承重板第三方形凹槽(44)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于承重板(25)的C面;在承重板(25)B面与承重板第一方形凹槽(41)之间设有承重板一方形凹槽第一螺纹通孔(39)和承重板一方形凹槽第二螺纹通孔(40),承重板一方形凹槽第一螺纹通孔(39)的中心线和承重板一方形凹槽第二螺纹通孔(40)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承重板(25)B面;在与承重板(25)B面相对的平面和承重板第三方形凹槽(44)之间设有承重板三方形凹槽第一螺纹通孔(45)和承重板三方形凹槽第二螺纹通孔(50),承重板三方形凹槽第一螺纹通孔(45)的中心线和承重板三方形凹槽第二螺纹通孔(50)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承重板(25)B面;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的A端设有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通孔(47),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与A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承重板(25)的A面固定连接,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与承重板(25)的A面垂直;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的A端设有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通孔(48),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与A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承重板(25)的A面固定连接,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与承重板(25)的A面垂直;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的A端置于第三吊耳(36)和第四吊耳(37)之间,且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通孔(47)与第三吊耳(36)的吊耳孔和第四吊耳(37)的吊耳孔对齐,承重板第一支撑横臂(46)与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一支撑臂(22)通过铰链连接;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的A端置于第一吊耳(34)和第二吊耳(35)之间,且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通孔(48)与第一吊耳(34)的吊耳孔和第二吊耳(35)的吊耳孔对齐,承重板第二支撑横臂(49)与电动轮悬挂装置第二支撑臂(24)通过铰链连接;电动轮固定轴(65)端部放入承重板(25)上的承重板第二圆形凹槽(51)中,电动轮固定轴(65)上的6个均布的且轴线与电动轮固定轴(65)中心线平行的电动轮固定轴螺纹孔(64)与6个承重板螺纹通孔(43)对齐,通过承重板第一圆形凹槽(27)拧入6根第二螺栓(29),将电动轮固定轴(65)和承重板(25)固定连接;U型架由U型架第一支撑杆(4)、U型架第二支撑杆(11)和U型架第三支撑杆(14)组成;U型架第一支撑杆(4)、U型架第二支撑杆(11)和U型架第三支撑杆(14)均为长方体结构;U型架第一支撑杆(4)的B端与U型架第二支撑杆(11)的B面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垂直,U型架第一支撑杆(4)的A端设有U型架第一螺纹孔(59)和U型架第二螺纹孔(60),U型架第一螺纹孔(59)的中心线和U型架第二螺纹孔(60)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U型架第二支撑杆(11)的A面;U型架第三支撑杆(14)的B端与U型架第二支撑杆(11)的B面固定连接,且二者相互垂直,U型架第三支撑杆(14)的A端设有U型架第三螺纹孔(62)和U型架第四螺纹孔(63),U型架第三螺纹孔(62)的中心线和U型架第四螺纹孔(63)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且平行于U型架第二支撑杆(11)的A面;U型架第二支撑杆(11)A面上设有U型架方型凹槽(61),U型架方型凹槽(61)的中心线垂直于U型架第二支撑杆(11)A面;U型架第一支撑杆(4)穿过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上的二支撑架第一方形通孔(31)装入承重板第三方形凹槽(44),U型架第一支撑杆(4)上的U型架第二螺纹孔(60)与承重板三方形凹槽第一螺纹通孔(45)对齐,U型架第一支撑杆(4)上的U型架第一螺纹孔(59)与承重板三方形凹槽第二螺纹通孔(50)对齐,U型架第一支撑杆(4)与承重板(25)通过两根第一螺栓(28)固定连接;U型架第三支撑杆(14)穿过第二支撑架支撑板(5)上的二支撑架第二方形通孔(33)装入承重板第一方形凹槽(41),U型架第三支撑杆(14)上的U型架第三螺纹孔(62)与承重板一方形凹槽第二螺纹通孔(40)对齐,U型架第三支撑杆(14)上的U型架第四螺纹孔(63)与承重板一方形凹槽第一螺纹通孔(39)对齐,U型架第三支撑杆(14)与承重板(25)通过两根第一螺栓(28)固定连接;静态加载装置由静态加载装置旋转手柄(12)、静态加载装置丝杆(1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6)组成;静态加载装置旋转手柄(12)和静态加载装置丝杆(13)固定连接,静态加载装置丝杆(13)与第二支撑架圆形螺纹通孔(32)相互配合,静态加载装置丝杆(13)的轴线与第二支撑架圆形螺纹通孔(32)的轴线相互重合,静态加载装置丝杆(13)穿过第二支撑架圆形螺纹通孔(32)垂直压在第二压力传感器(26)的上方,第二压力传感器(26)放置在电动轮悬挂装置的承重板第二方形凹槽(42)中;动态加载装置由动态加载装置电机(9)、第一压力传感器(10)、动态加载装置丝杆(23)、动态加载装置蜗轮(53)和动态加载装置蜗杆(54)组成;动态加载装置蜗轮(53)和动态加载装置蜗杆(54)相互配合;电机(9)的输出轴与动态加载装置蜗杆(54)固定连接,二者轴线重合;动态加载装置蜗轮(53)与动态加载装置丝杆(23)的轴线相互重合,二者通过螺纹连接;动态加载装置丝杆(23)穿过第一支撑架支撑板(6)上的第一支撑架圆形通孔(30)垂直压在第一压力传感器(10)的上方,第一压力传感器(10)放置在U型架第二支撑杆(11)上方的U型架方型凹槽(61)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371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