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长径比弱刚性磨杆磨削短孔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023.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7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祥龙;康仁科;焦振华;高尚;董志刚;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大长径比弱刚性磨杆磨削短孔的加工方法,属于精密磨削加工技术领域。具有步骤为:S1、测量被加工孔段孔口、孔段中点与孔底处的孔径;S2、高效切入磨削;S3:判断高效磨削后的孔径是否达到设定的直径范围;S4、小切深往复磨削;S5、判断精密磨削后孔径是否满足尺寸要求;S6、修整砂轮形貌;S7、确定砂轮运动轨迹并用插补法磨削加工;S8、运用插补法修磨孔径直至满足尺寸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加工方法通过调控磨削加工时磨杆的预弯曲变形,实现磨削时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法向磨削预紧力,实现材料的高效去除,通过改变砂轮形貌实现大长径比零件短孔的精密高质高效磨削加工,提高了该类短孔的加工精度、质量和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长径 刚性 磨削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大长径比弱刚性磨杆磨削短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被加工孔段孔口、孔段中点与孔底处的孔径:控制机床的X轴工作台和Z轴工作台进给,测出孔口、孔段中点与孔底处的孔径,并将测量结果依次写入数控系统R变量进行存储,对应R参数为R1、R2和R3,其中R1为孔口处孔径,R2为孔段中点处孔径,R3为孔底处孔径;S2、高效切入磨削:将砂轮前端置入被加工段孔腔,以磨杆预压量
切削深度20μm<ap≤50μm,磨削速度120mm/min≤F≤300mm/min进行往复磨削,其中,Xs为磨杆安全使用时允许的最大预弯曲变形量,Xap0为磨杆预压量;S3:判断高效磨削后的孔径是否达到设定的直径范围:参照步骤S1测出孔径R1、R2和R3,通过基本尺寸D0和公差E(ES,EI)要求,确定理论孔径上极限尺寸Dmax=D0+ES,和下极限尺寸Dmin=D0+EI,设定直径D1=Dmin+e1,D2=Dmin‑e2,且Dmax>D1>Dmin>D2>0,若D2≤R1、R2、R3≤D1,则执行步骤S4,否则返回步骤S2;S4、小切深往复磨削:砂轮以磨杆预压量
切削深度1μm<ap≤10μm,磨削速度180mm/min≤F≤300mm/min进行往复磨削;S5、判断精密磨削后孔径是否在下极限尺寸Dmin和上极限尺寸Dmax之间:参照步骤S1测出孔径R1、R2与R3,若Dmin≤R1、R2、R3≤Dmax,则完成加工,否则继续判断R1与R2是否满足D1≤R1≤Dmax,且D2≤R3≤Dmin,若满足,执行步骤S6,若不满足,返回步骤S4;S6、修整砂轮形貌:将砂轮加工成阶梯轴形状,其中砂轮由两段阶梯轴组成,靠近砂轮前端面的轴段为有效磨削段,加工砂轮有效磨削段以外的其余部分并使其直径小于有效磨削段的砂轮直径;S7、确定砂轮运动轨迹并用插补法磨削加工:对于孔底孔径小,孔口孔径大的锥形内孔,砂轮运动轨迹为左高右低的直线,轨迹起始点位于孔腔内且靠近孔口处,轨迹的终止点位于孔底且至内孔轴线的距离大于孔底处孔径的二分之一,砂轮由运动轨迹的起始点至终止点和由终止点至起始点的往复磨削运动均采用插补法;S8、参照步骤S1测出孔径R1、R2与R3,若Dmin≤R1、R2、R3≤Dmax,完成加工,否则返回步骤S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402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磁流变去除函数寄生条纹消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刀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