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微富集器芯片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5104.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冯飞;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81B7/02 | 分类号: | B81B7/02;B81B7/04;B81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微富集器芯片及制备方法,制备包括:提供衬底,制备凹槽结构;制备若干个微柱结构,相邻所述微柱结构基于所述开口嵌套设置;制备微流控端口,与所述凹槽结构相连通;及提供一盖板,并将所述盖板制备于所述衬底形成有所述凹槽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凹槽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凹槽结构形成的腔体内设计嵌套设置的微柱结构阵列,可以获得大的表面积,并使得流场均匀分布,且延长气体流路路径,进而提高吸附材料的均匀性,提高吸附气体的富集率,另外,通过在腔体内表面构筑一层高比面积的硅纳米线阵列,可极大地增加腔体内的内表面积,提高吸附材料的承载量,提高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微富集器芯片的富集率。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凹槽结构 硅纳米线阵列 富集器 盖板 微柱 嵌套 吸附材料 芯片 衬底 富集 体内 腔体内表面 结构阵列 气体流路 吸附气体 承载量 均匀性 微流控 流场 开口 构筑 覆盖 | ||
【主权项】:
1.基于硅纳米线阵列的微富集器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衬底,并所述衬底中制备凹槽结构;于所述衬底中制备若干个微柱结构,所述微柱结构位于所述凹槽结构中,所述微柱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延伸部、连接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围成一具有开口的空间区域,相邻所述微柱结构基于所述开口嵌套设置;于所述衬底中制备至少两个微流控端口,所述微流控端口与所述凹槽结构相连通;及提供一盖板,并将所述盖板制备于所述衬底形成有所述凹槽结构的一侧,且所述盖板至少覆盖所述凹槽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51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