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应细小芯片封装的RFID inlay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7218.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道射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春光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对应细小芯片封装的RFID inlay设计方法,属于RFID标签技术领域,方法科学合理,对边长0.2mm~0.36mm这个尺寸范围的小芯片仍可使用现有Bonding机(制程能力+/‑50um,3 Sigma)进行芯片与天线电极接点封装时仍保有高良率及高性能。突破了现行最小芯片必须大于0.4mm×0.36mm的限制,最小能对应到0.27×0.23mm或0.28×0.21mm的芯片,仍能找到适合的设计参数,使其Cp值仍能维持>1.33,面积仅为现有最小芯片的41%。本发明的设计方式比既有的技术可获得较高的Cp值,有较高的制程裕度,由于芯片占RFID Label材料成本的70%,而芯片面积大小是芯片成本的主要因素,故芯片缩小可使整个RFID Label或Tag成本明显降低,可获得更强的利润空间。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芯片封装 最小芯片 制程 材料成本 利润空间 设计参数 天线电极 芯片成本 小芯片 边长 良率 裕度 封装 | ||
【主权项】:
1.一种对应细小芯片封装的RFID inlay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1)在较小尺寸的芯片上选择使用两个较大面积的长条形Bump或bonding PAD电极接点,bonding PAD的长边大于对应芯片边长的80%,w1>0.8w2;(2)为了避免发生错位短路,芯片与天线bonding后,相对电极须对准,控制其偏差,不能与相邻电极短路,极限条件是bonding偏差后,芯片bump与天线侧的相邻电极间仍留有大于0.005mm的gap,不发生短路的限制条件为:S/2≥ d‑P/2 +0.005,所以 d≤(S+P)/2‑0.005;式中,S为芯片电极gap,即bonding PAD gap;d为芯片对天线bonding对准误差;P为天线电极gap;(3)为了降低接口电阻,达到RFID 标签≤‑16dB灵敏度水平,以ACP导电胶覆晶bonding的芯片电极与天线电极叠合面积需≥0.01mm2,最小叠合面积限制条件为:W(L/2‑d‑P/2)≥0.01,所以d≤(L‑P)/2‑0.01/W;式中,W为芯片宽度;L为芯片长度;d为芯片对天线bonding对准误差;P为天线电极gap;(4)RFID主流覆晶封装机的制程能力为对准偏差≤±0.05 mm @±3σ,需要在芯片小型化之后仍可在这样的设备上封装,方能达到原来缩小芯片降低材料成本仍能大量生产并的目的,在不良率要求 100 DPPM以下时,制程精密度Cp值应设为1.33,故必须符合条件:Cp= d/0.05≥1.33且Cp值愈大愈佳,代表良率愈高,而制程偏差d的容许裕度愈大,所以d 值应同时满足d≤(S+P)/2‑0.005、d≤(L‑P)/2‑0.01/W两式的最小值,得到Cp=Min[(S+P)/2‑0.005、(L‑P)/2‑0.01/W]/0.05;(5)比较Cp≤(S+P)/2‑0.005与Cp≤(L‑P)/2‑0.01/W ,因都是线性限制式,所以当(S+P)/2‑0.005 =(L‑P)/2‑0.01/W可得最大的Cp;两个芯片bonding PAD的gap放大,而天线电极的gap则反向缩小,使其尺寸比是0.5<天线电极gap/芯片电极gap <1.2;(6)使用干式蚀刻技术切割天线电极gap,使天线电极gap其P值尺寸介于0.048 mm~0.1 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道射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道射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4721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