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4613.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3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罗丁;杨力;宋奇叵;高雷;闫京涛;张炯;田萌;陈雪如;陈巍;孙国志;闫朝;赵申;胡田力;常军;林欣欣;莫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0 | 分类号: | E03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候晓丹;张亚军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包括进水阀室、集水池、提升泵房、废水回收池、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变配电室;集水池、废水回收池、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依次由下至上竖向叠合三层布置,集水池位于最底层,废水回收池位于中间层,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位于最上层;进水阀室和提升泵房依次分别设置在三层叠合结构的前端和后端;集水池内在前段设置穿孔花墙将集水池隔为整流前池和后池;废水回收池末端设置废水回收池进水管、靠近前端隔墙设置溢流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及加药间设置在废水回收池上方;进水阀室下部连通集水池,进水阀室中部设置水平的溢流涵。本发明可解决按照传统功能分区布置构筑物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回收池 集水池 次氯酸钠 提升泵房 加药间 进水阀 叠合 进水 土地利用率 穿孔花墙 传统功能 分区布置 构筑物 变配电 进水管 溢流堰 中间层 最底层 最上层 隔墙 后池 三层 竖向 溢流 连通 | ||
【主权项】:
1.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阀室(1)、集水池(2)、提升泵房(3)、废水回收池(4)、次氯酸钠预投加间(5)及加药间(6)、变配电室(7);所述集水池(2)、废水回收池(4)、次氯酸钠预投加间(5)及加药间(6)依次由下至上竖向叠合三层布置,所述集水池(2)位于最底层,所述废水回收池(4)位于中间层,所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5)及加药间(6)位于最上层;所述进水阀室(1)和提升泵房(3)依次分别设置在所述三层叠合结构的前端和后端;所述集水池(2)内在前段设置穿孔花墙(18)将集水池(2)隔为整流前池和后池,所述穿孔花墙(18)前侧的整流前池底板上设置泥斗(19),所述泥斗(19)由设置在所述进水阀室(1)内的无堵塞浆液泵(14)及无堵塞浆液泵出水管(15)排出到外部配泥井,所述集水池(2)底板沿着池长方向由前端向末端抹坡,所述集水池(2)末端底部通过设置在所述提升泵房(3)内的所述提升泵(24)及提升泵吸水管(23)排出至外部进水井;所述整流前池底部设置原水进水端口;所述废水回收池(4)末端设置废水回收池进水管(27)、靠近前端隔墙设置溢流堰(28),所述溢流堰(28)堰壁与所述隔墙围挡所述整流前池顶部连通所述废水回收池(4)的流通口,所述堰壁围挡范围内构成所述废水回收池(4)连通到下层的所述整流前池内的共用的溢流井,所述废水回收池(4)池底板由末端向前端抹坡;所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5)及加药间(6)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5)及加药间(6)设置在废水回收池上方,所述次氯酸钠预投加间(5)的投加点位于所述集水池(2)的整流前池穿孔花墙(18)前;所述进水阀室(1)设置在地面下;所述进水阀室(1)下部设置原水进水管(8)连通集水池(2)的所述原水进水端口,所述进水阀室(1)中部设置水平的溢流涵(12),所述溢流涵(12)涵底低于溢流堰(28)堰壁顶部、一端连通所述溢流井、另一端连通外部排水系统;所述进水阀室(1)设置废水回收池出水泵室(42),所述废水回收池出水泵室(42)和废水回收池(4)之间的隔墙上设置出水孔连通,所述废水回收池出水泵室(42)内设置废水回收池出水泵(16),所述废水回收池出水泵(16)通过废水回收池出水泵出水管(17)提升至外部污泥处理系统;所述进水阀室(1)顶部为设备吊装平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546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