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毛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5507.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3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敏;王巧灵;麻玉雯;瞿祎;顾晓慧;林叶;蒋鑫;杨茜茹;王佩瑞;朱轩仪;曹秋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57/02 | 分类号: | C08F257/02;C08F220/06;C09K11/0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毛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以聚合物为核,在核表面的光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引发功能性反应单体聚合,在微球表面接枝毛刷状聚合物链,然后,将制备的功能性毛刷状微球与荧光分子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偶联进行固定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制备的功能性毛刷状微球与荧光分子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偶联进行固定化,吸附过程操作简单,仅通过加入单一偶联剂即可获得微球表面含大量功能基团的高亮度毛刷状荧光微球,同时获得的荧光微球粒径可控,粒度分布均一,荧光亮度高,官能团含量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毛刷 荧光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功能性毛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合物为核,在核表面的光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引发功能性反应单体聚合,在微球表面接枝毛刷状聚合物链,然后,将制备的功能性毛刷状微球与荧光分子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偶联进行固定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555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