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安交管数据大脑及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9385.8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8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君;刘东波;张雷元;李志林;邱红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黄莹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安交管数据大脑,其可以实现各地的交管系统的集成、数据整合,提升数据信息深度应用能力,使交通管理系统协同性更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公安交管数据大脑的构建方法。其包括: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所述设施层包括交管专有云基础设施、云资源管理系统,所述平台层用于接入、整合、存储与处理各类交通管理信息资源,为外部提供资源服务,其包括统一数据交换系统、视频AI应用平台、大数据资源池;所述应用层为各类交通管理用户提供应用功能和服务,其包括数字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安 交管 数据 大脑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公安交管数据大脑,其包括: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所述设施层包括交管专有云基础设施,所述交管专有云基础设施为基础硬件设备,为所述平台层、所述应用层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层用于接入、整合、存储与处理各类交通管理信息资源,为外部提供资源服务,其包括统一数据交换系统、视频AI应用平台、大数据资源池;所述统一数据交换系统包括:提供数据接口以便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规范汇聚,提供数据资源服务,以便各个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所述视频AI应用平台在所述统一数据交换系统提供的数据交换服务支撑之下,为各地交管系统的前端、平台提供统一的接入、转发、转码应用支撑,实现对接入系统的各地交管系统的视频、图片的整合,进而建立统一的视频、图片混合资源库;依托“GPU+CPU”云架构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视频和图片进行结构分析,识别交通违法行为、提取交通运行状态特征参数;所述大数据资源池包括:所述统一数据交换系统提供的数据交换服务支撑之下,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构建结构化大数据资源池、以分布式文件系统构建非机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资源池,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各类数据的规范整合,通过数据抽取转换ETL,形成交通管理大数据主题库;提供计算引擎、按业务需求和时间跨度需求进行分析建模,形成交通数据模型及算法库;结合交通管理专家知识经验和人工智能,构建预案库、形成场景、规则、方案三者关联的知识图谱,建立基于规则推理的交通管理专家知识库;所述应用层为各类交通管理用户提供应用功能和服务,其包括数字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所述数字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以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提供面向公安交通管理业务的道路网拓扑图层、交管设备设置信息服务;提供地图引擎服务,为其他系统和平台提供开放的地图展示调用接口;提供空间数据转换工具,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空间数据转换,具备地图匹配和纠错功能;所述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综合应用所述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数据资源和系统接口,实现对路面交通的综合管理,为交通管理控制提供应用服务,实现警务智慧化、协同化管理;所述视频AI应用平台、所述大数据资源池计算后的数据,传递到所述数字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添加地理信息后,传递到所述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中,通过所述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中的子模块实现综合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5938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