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6578.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8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华;刘伟;余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D471/16;C09K11/06 |
代理公司: | 44416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在绿色温和反应条件下以玫瑰红为催化剂,实现以简单烯烃为原料与中氮茚分子间的[8+2]环化反应,一步构建多取代吡咯[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本发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一步研究,考察了烯烃和中氮茚杂环的广谱性,显示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广谱性。本发明可以作为现有合成方法的一种实用的、原子经济的替代方法,而且可以简单构建吡咯并[2,1,5‑cd]中氮茚骨架,该方案为合成相应高产率产品提供了一条绿色路线,为构建具有吡啶环的稠合杂环体系提供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氮茚 构建 环类化合物 合成 广谱性 烯烃 吡咯 最佳反应条件 产品提供 稠合杂环 合成路线 环化反应 取代吡咯 温和反应 原子经济 高产率 玫瑰红 吡啶环 氮茚 底物 杂环 催化剂 替代 考察 研究 | ||
【主权项】:
1.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子的Schlenk管中加入化合物1、丙烯酸甲酯、三氟乙酸、光催化剂玫瑰红、CH2Cl2,将Schlenk管抽真空并用O2回填三次,室温下将20W蓝色LED放置离反应容器5cm的距离处照射10小时并通过TLC监测得到反应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得到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3;/n2)在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子的Schlenk管中加入2-苯基中氮茚、化合物2、三氟乙酸、光催化剂玫瑰红、CH2Cl2,将Schlenk管抽真空并用O2回填三次,室温下将20W蓝色LED放置离反应容器5cm的距离处照射10小时并通过TLC监测得到反应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得到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41;/n3)在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子的Schlenk管中加入化合物1、2-乙烯吡啶、三氟乙酸、光催化剂玫瑰红、CH2Cl2,将Schlenk管抽真空并用O2回填三次,室温下将20W蓝色LED放置离反应容器5cm的距离处照射10小时并通过TLC监测得到反应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得到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42;/n4)在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子的Schlenk管中加入化合物1、丙烯酸甲酯、三氟乙酸、光催化剂玫瑰红、甲醇,将Schlenk管抽真空并用O2回填三次,室温下将20W蓝色LED放置离反应容器5cm的距离处照射10小时并通过TLC监测得到反应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得到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51;/n5)在一个装有磁力搅拌子的Schlenk管中加入化合物1、丙烯酸乙酯、三氟乙酸、光催化剂玫瑰红、甲醇,将Schlenk管抽真空并用O2回填三次,室温下将20W蓝色LED放置离反应容器5cm的距离处照射10小时并通过TLC监测得到反应混合物,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蒸馏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得到吡咯并[2,1,5-cd]中氮茚环类化合物52。/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665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