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超润湿界面的低阻强化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6372.1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5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辰;李龙;谢文远;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超润湿界面的低阻强化传热结构,包括下部的嵌入式微通道层和上部的歧管通道层,嵌入式微通道和歧管通道垂直布置,下部的嵌入式微通道层由若干个嵌入式微通道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嵌入式微通道的横截面沿着冷却工质流动方向为矩形渐扩截面,每个单元的嵌入式微通道的外形呈等腰梯形,上部的歧管通道层由呈蛇型的歧管通道组成,相邻两个蛇形通道构成歧管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本发明利用层次化的流动结构构建微通道散热器,通过将微通道散热器与纳米超润湿界面、渐扩微通道截面相结合,可同时改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在具有较高散热效率情况下,实现微小通道散热器的低阻强化换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润湿 界面 强化 传热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纳米超润湿界面的低阻强化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的嵌入式微通道层和上部的歧管通道层,嵌入式微通道和歧管通道垂直布置,下部的嵌入式微通道层由若干个嵌入式微通道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嵌入式微通道的横截面沿着冷却工质流动方向为矩形渐扩截面,每个单元的嵌入式微通道的外形呈等腰梯形,嵌入式微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超亲水涂层,上部的歧管通道层由呈蛇型的歧管通道组成,相邻两个蛇形通道构成歧管通道的入口和出口,歧管入口通道宽度不大于歧管出口通道宽度,在歧管入口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亲水涂层,在歧管出口通道的内壁上涂覆有疏水涂层,传热结构的入口通道可将冷却工质导流至各个歧管入口,歧管入口通道可将冷却工质导流至嵌入式微通道的各个入口,每个歧管入口的冷却工质经过嵌入式微通道流道分成两股,从相邻的歧管出口流出,如果传热结构内部热量致使冷却工质在嵌入式微通道中沸腾产生气泡,气泡进入歧管出口通道并从歧管出口流出,最终冷却工质与气泡汇集并由传热结构的出口通道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7637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