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堆用多功能端板及其工作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8084.X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章丹亭;王国文;申帅帅;张娜;马骁;于继胜;孙凤焕;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创新专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4082;H01M8/04089;H01M8/0432;H01M8/0438;H01M8/247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燃料电池堆用多功能端板,包括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与燃料电池堆前绝缘板贴合,后端板与后绝缘板贴合。前端板前端面上方有空气入口和氢气入口,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入口,前端板后端面上设置有与空气入口连通的第一空气导流腔、与氢气入口连通的第一氢气导流腔和与冷却液入口连通的第一冷却液导流腔。后端板后端面下方有空气出口和氢气出口,上方设置有冷却液出口,后端板前端面上设置有与空气出口连通的第二空气导流腔、与氢气出口连通的第二氢气导流腔和与冷却液出口连通的第二冷却液导流腔。本发明给出了多功能端板的工作方式。本发明能够满足大功率燃料电池堆使用需求,降低气体流量变化对电堆产生的冲击,简化了燃料电池系统构造。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后端板 前端板 燃料电池堆 多功能端 空气导流腔 冷却液出口 冷却液导流 冷却液入口 空气出口 空气入口 氢气出口 氢气入口 氢气 导流腔 贴合 大功率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系统 后绝缘板 气体流量 前绝缘板 后端面 前端面 电堆 | ||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堆用多功能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板(1)和后端板(2),前端板(1)固定于燃料电池堆前绝缘板上,后端板(2)固定于燃料电池堆后绝缘板上;前端板(1)前端面上方有空气入口(11)和氢气入口(12),下方中间处设置有冷却液入口(13),前端板(1)后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空气导流腔(14)、第一氢气导流腔(15)和第一冷却液导流腔(16),所述空气入口(11)与第一空气导流腔(14)连通,氢气入口(12)与第一氢气导流腔(15)连通,冷却液入口(13)与第一冷却液导流腔(16)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导流腔(14)的导流出口与燃料电池系统前绝缘板上的空气通道贴合,第一氢气导流腔(15)的导流出口与燃料电池系统前绝缘板上的氢气通道贴合,第一冷却液导流腔(16)的导流出口与燃料电池系统前绝缘板上的冷却液通道贴合;后端板(2)后端面下方有空气出口(21)和氢气出口(22),上方中间处设置有冷却液出口(23),后端板(2)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空气导流腔(24)、第二氢气导流腔(25)、第二冷却液导流腔(26),所述空气出口(21)与第二空气导流腔(24)连通,氢气出口(22)与第二氢气导流腔(25)连通,冷却液出口(23)与第二冷却液导流腔(26)连通,第二空气导流腔(24)的导流入口与燃料电池系统后绝缘板上的空气通道贴合,第二氢气导流腔(25)的导流入口与燃料电池系统后绝缘板上的氢气通道贴合,第二冷却液导流腔的导流入口与燃料电池系统后绝缘板上的冷却液通道贴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创新专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未经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创新专利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7808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