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后处理支架的疲劳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9617.4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7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杰;曾超;付春雨;隋鹏超;刘伦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颖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支架的疲劳分析方法,包括:构建待分析后处理支架的有限元模型;构建所述待分析后处理支架的柔性体模型,依据所述柔性体模型构建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采集加速度信号,将所述加速度信号转换为动作器的位移信号;将所述动作器位移信号传递给所述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进行仿真,获取所述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的力载荷谱;依据所述力载荷谱进行疲劳分析。上述方法,通过构建待分析后处理支架的柔性体模型,并依据柔性体模型构建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进行仿真,获取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的力载荷谱,依据所述力载荷谱进行疲劳分析,力载荷谱相较于经验载荷准确率更高,因此,疲劳分析结果准确率也会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处理 支架 疲劳 分析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后处理支架的疲劳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待分析后处理支架的有限元模型;构建所述待分析后处理支架的柔性体模型,依据所述柔性体模型构建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采集加速度信号,将所述加速度信号转换为动作器的位移信号;将所述动作器位移信号传递给所述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进行仿真,获取所述刚柔耦合虚拟试验台的力载荷谱;依据所述力载荷谱进行疲劳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8961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