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常规储层加密井压裂动态微地震事件屏障区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99735.3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燕;唐煊赫;李逵东;肖佳林;宋宇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3;G06T17/00;G06T17/20;G01V11/00;G06F111/10;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非常规储层加密井压裂动态微地震事件屏障区确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带有物性及地质力学参数的三维地质模型;S2、结合室内岩心‑测井‑地震监测建立天然裂缝网络模型;S3、计算前期生产井水力压裂复杂裂缝;S4、建立页岩气藏模型并计算当前孔隙压力场;S5、建立动态地质力学模型并计算动态地应力场;S6、基于前期复杂裂缝和当前地应力场,计算不同生产时间下的加密井水平压裂复杂裂缝;S7、分析加密井压裂微地震事件屏障区及其动态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反应裂缝发育页岩储层开采对加密井压裂的影响,确定开采过程中微地震事件屏障效应动态变化,为加密时机和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常规 加密井 动态 地震 事件 屏障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1.非常规储层加密井压裂动态微地震事件屏障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带有物性及地质力学参数的三维地质模型,该三维地质模型中层位信息应与真实地层层位匹配,物性参数至少应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沉积相,地质力学参数至少应包括杨氏模量、泊松比、岩性、岩相和三向地应力;/nS2、通过岩心分析识别微观天然裂缝参数、通过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得到井周裂缝三维形态及分布、通过地震解释结果分析得到储层天然裂缝分布,最终综合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建立天然裂缝网络模型;/nS3、将天然裂缝网络模型嵌入到三维地质模型中,并结合水力压裂设计及施工数据,计算生成前期生产井水力压裂复杂裂缝;/nS4、将前期生产井水力裂缝复杂裂缝嵌入到带有天然裂缝的地质模型中,根据三维地质模型建立三维页岩气藏模型,并利用生产动态参数分析计算不同时期的储层孔隙压力场变化;/nS5、利用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带有储层物性及岩石力学属性的四维动态地应力模型,并根据孔隙压力场变化结果,分析计算储层动态地应力演变情况;/nS6、将不同前期生产井开采时间下的地应力结果分别和复杂裂缝网络地质模型结合,在更新了地质力学参数的复杂裂缝网络地质模型基础上,结合加密井体积压裂设计施工数据,计算不同前期生产井开采时间下加密井体积压裂复杂裂缝;/nS7、将不同生产时间下的水平应力差和加密井复杂裂缝分布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出微地震时间屏障区及其动态变化过程。/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997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