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粒体靶向光诊疗纳米颗粒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4232.0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徐敬增;范曲立;韩峥;蔡杰;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9/00;A61K49/22;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粒体靶向光诊疗纳米颗粒,由两亲性线粒体靶向材料TPP‑PEG‑PPG‑PEG‑TPP和光诊疗试剂IPIC通过纳米共沉淀方法制得。该纳米颗粒具有良好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可应用于靶向肿瘤的线粒体,在近红外光刺激下可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光声成像/光热成像指导下的线粒体靶向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效果好,联合治疗应用范围广,尤其有利于线粒体靶向光诊疗体系的构筑及应用,精确作用于肿瘤的线粒体,实现癌症的高效治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线粒体 靶向 诊疗 纳米 颗粒 应用 | ||
【主权项】:
1.线粒体靶向光诊疗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两亲性线粒体靶向材料TPP‑PEG‑PPG‑PEG‑TPP和光诊疗试剂IPIC通过纳米共沉淀方法制得;所述TPP‑PEG‑PPG‑PEG‑TPP的结构为:
所述IPIC的结构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0423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