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地质模型的补充钻孔选址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6376.8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宇;孙德有;苟军;冯钊;王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7 | 代理人: | 迟芳 |
地址: | 13006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构建地质模型的补充钻孔选址方法及系统,属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地质建模过程中记录矛盾点,并简单的调整按照插值进行建模,并利用插值数据获得真实位置的插值数据,并记录二者的误差;然后在依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中标记出基础网格单元;所述的基础网格单元包括拟合误差单元、数据矛盾点单元和补充网格单元;选取与除自身以外的所有基础网格单元距离和最小的基础网格单元作为单元窗确定单元;以单元窗位置为基准,按照单元窗的大小对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进行区块划分;针对每个区块内的基础网格单元数量进行统计,并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排序,按照区块的排序顺序进行补充钻孔选址。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地质模型 补充 钻孔 选址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构建地质模型的补充钻孔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钻孔位置设计和原始钻孔采样工作,记录数据;获取钻孔数据的每个钻孔分为若干孔段;钻孔数据由孔段数据组成;步骤二、根据钻孔采样的数据及分布情况,结合插值进行建模;并将建立好模型用三维直角坐标系进行表示;步骤三、将模型全部或部分用网格进行划分,每个网格记为Ai,j,k;i∈x,j∈y,k∈z;x、y、z分别表示三维直角坐标系中三轴的网格的集合;将z轴方向一组网格作为一个模型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记为Ai,j;直角坐标系z轴上的视图为网格单元的平面网格图,记为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针对每个网格单元Ai,j,按照每个网格Ai,j,k生成一个属性向量,记为原始属性向量ai,j=[αi,j,1,αi,j,2,…,αi,j,K],ai,j为Ai,j对应的向量,其中的元素αi,j,k为Ai,j,k对应的数据,K为网格单元中网格的总数;步骤四、针对建立的模型,设钻孔采样的数据对应的模型网格单元为Ai,j,经过插值得到的模型网格单元Ai‑1,j、Ai+1,j、Ai,j‑1和Ai,j+1,根据插值模型网格单元数据重新进行插值生成插值得到网格单元为Bi,j,所述的网格单元Bi,j与网格单元Ai,j实际上是相同位置的网格单元;Bi,j按照原模型的网格划分对应的网格记为Bi,j,k;对应生成一个属性向量,记为插值属性向量βi,j=[βi,j,1,βi,j,2,…,βi,j,K],βi,j为Bi,j对应的向量,其中的元素βi,j,k为Bi,j,k对应的数据;步骤五、计算ai,j和βi,j之间的距离,将距离大于阈值δ的网格单元Ai,j作为拟合误差单元;步骤六、记录并在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中标记出基础网格单元;所述的基础网格单元包括拟合误差单元、数据矛盾点单元和补充网格单元;所述数据矛盾点单元为建模时遇到的数据矛盾点对应位置所在的网格单元;所述补充网格单元为拟合误差单元与拟合误差单元连线的中点所在网格单元、数据矛盾点单元与数据矛盾点单元连线的中点所在网格单元或拟合误差单元与数据矛盾点单元连线的中点所在网格单元;步骤七、在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中,针对基础网格单元m,计算其与其他基础网格单元n之间的距离dmn并求和∑dmn,选取与除自身以外的所有基础网格单元距离和最小的基础网格单元作为单元窗确定单元;在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中,确定包括单元窗确定单元在内且包括l个基础网格单元在内的最小矩形,记为单元窗;以单元窗位置为基准,按照单元窗的大小对区域划分基础网格图进行区块划分;针对每个区块内的基础网格单元数量进行统计,并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排序,按照区块的排序顺序进行补充钻孔选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163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