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复制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3770.4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超;袁红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仁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复制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及其方法,具体涉及RFID电子标签领域,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设有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设有身份编码生成模块,所述身份编码生成模块输出端设有标记模块,所述标记模块输出端设有信息储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设有编码识别模块,所述编码识别模块输入端设有读取模块。本发明通过身份编码模块生成一串长度为九位数的身份编码以及一串长度为八位数的身份编码,通过标记模块用辅身份编码对主身份编码进行特异性标记,然后用经过标记的主身份编码对电子标签进行特异性标记,有效提高电子标签的复制和破解难度,整体使得本发明的安全性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制 rfid 电子标签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防复制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输入端设有监测模块(2),所述控制模块(1)输出端设有身份编码生成模块(3),所述身份编码生成模块(3)输出端设有标记模块(4),所述标记模块(4)输出端设有信息储存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1)输入端设有编码识别模块(6),所述编码识别模块(6)输入端设有读取模块(7),所述读取模块(7)设置在信息储存模块(5)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1)连接端设有加密模块(8),所述控制模块(1)包括控制单元(9),所述监测模块(2)包括拆动监测单元(10),所述身份编码生成模块(3)包括主身份编码生成单元(11)以及辅身份编码生成单元(12),所述标记模块(4)包括主身份编码标记单元(13)以及电子标签标记单元(14),所述信息储存模块(5)包括编码储存单元(15)以及信息储存单元(16),所述编码识别模块(6)包括主身份编码识别单元(17)以及辅身份编码识别单元(18),所述读取模块(7)包括编码读取单元(19)以及信息读取单元(20),所述加密模块(8)包括加密单元(21);所述控制模块(1)用于通过控制单元(9)对监测模块(2)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接收并进行处理,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监测模块(2)用于通过拆动监测单元(10)对电子标签是否有被拆动的痕迹进行检测,并将所检测到的数据进行A/D转换传递给控制模块(1);所述身份编码生成模块(3)用于通过主身份编码生成单元(11)生成一串具有特异性的长度为九位数的身份编码,通过辅身份编码生成单元(12)生成一串具有特异性的长度为八位数的身份编码,并将生成的主身份编码以及辅身份编码传递给标记模块(4);所述标记模块(4)用于通过主身份编码标记单元(13)用辅身份编码对主身份编码进行特异性标记,然后再通过电子标签标记单元(14)用经过标记的主身份编码对电子标签进行特异性标记,并将经过标记的主身份编码传递给信息储存模块(5);所述信息储存模块(5)用于通过编码储存单元(15)对每个电子标签的身份编码进行储存,通过信息储存单元(16)对每个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储存;所述编码识别模块(6)用于通过辅身份编码识别单元(18)对辅身份编码进行特异性识别,再通过主身份编码识别单元(17)对主身份编码进行特异性识别;所述读取模块(7)用于通过编码读取单元(19)对信息储存模块(5)所储存的编码进行读取,通过信息读取单元(20)对信息储存模块(5)所储存的信息进行读取;所述加密模块(8)用于通过加密单元(21)对控制模块(1)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加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仁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仁新材料(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2377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阵标签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塑封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