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5340.6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8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6 | 分类号: | G06F16/9536;G06F16/9537;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采集的用户的轨迹数据,在设定时间段内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记录用户的轨迹点,形成用户轨迹的时间戳序列;2)根据各用户轨迹的时间戳序列,判断用户是否相遇,若有相遇,则记录每两个用户之间的相遇记录向量;3)根据相遇记录向量构建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模型;4)根据社会关系模型计算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强度,划分用户所属的移动社区。本发明构建了一种通过计算不同移动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和相遇时间来度量社会关系强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社会关系强度转换为带权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构建不同的用户社区,为基于轨迹的更准确的位置服务提供帮助。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轨迹 社会关系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采集的用户的轨迹数据,在设定时间段内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记录用户的轨迹点,形成用户轨迹的时间戳序列;所述用户的轨迹数据表示为:(<l1,t1,a1>,…,<li,ti,ai>,…,<ln,tn,an>),其中1≤i≤n,li=<xi,yi>表示用户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数据,ti为用户到达li的时刻,ai为轨迹数据对应时刻的运动属性,且满足ti<ti+1;2)根据各用户轨迹的时间戳序列,判断用户是否相遇,若有相遇,则记录每两个用户之间的相遇记录向量eij=(vj,dij,nij,tij),该向量记录了用户vi和用户vj的相遇信息,其中,vj为用户vi的相遇对象,tij为用户vi和用户vj的相遇总时长,nij为用户vi和用户vj的相遇次数,dij为用户vi和用户vj的相遇日期;3)根据相遇记录向量构建基于移动轨迹的社会关系模型;根据相遇记录向量E=[e1,e2,…,en],得到用户节点的相遇矩阵如下:
基于相遇矩阵,统计其中的nij分量和tij分量,计算每个用户结点与其他所有用户结点的相遇次数和相遇总时间,得到结点的相遇次数矩阵k[i][j]和相遇时间矩阵t[i][j];将相遇次数矩阵k[i][j]转换为相遇次数概率矩阵如下:
则移动结点间的相遇次数概率矩阵如下:
根据相遇时间t[i][j],计算移动结点间的相遇时间概率矩阵如下:
据此得到移动结点间的相遇时间概率矩阵:
建立社会关系矩阵PSR如下:PSR=(1‑ξ)PT+ξ*PN (6)其中,ξ为调节因子,0≤ξ<1,用于调节相遇次数矩阵PN和相遇时间矩阵PT对移动结点之间社会关系强度度量的影响;4)根据社会关系模型计算用户之间的社会关系强度,划分用户所属的移动社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253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