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海洋无人航行器多航态、低能耗航行的水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8097.3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楠;王树新;颜培男;张宏伟;王延辉;刘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37 | 分类号: | B63H1/37;B63G8/00;B63G8/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海洋无人航行器多航态、低能耗航行的水翼装置,包括航行器主体,航行器主体的头部和尾部设置有前水翼机构和后水翼机构;航行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系统;前水翼机构包括前水翼、水翼机构固定桁架、驱动液压缸、水翼支撑杆、拉紧杆、位移杆、水翼联动架、卷簧和卷簧固定块;驱动液压缸底端与水翼机构固定桁架转动连接,驱动液压缸顶端的双耳接头与水翼支撑杆转动连接,驱动液压缸与液压系统通过管路和接头连接;液压系统由外油囊、电磁阀、单向阀、过滤器、压力传感器、溢流阀、液压泵和内油箱相互连接组成;后水翼机构与前水翼机构的结构相同;该装置适用于在水面和水下两种航行状态并分别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海洋 无人 航行 器多航态 能耗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实现海洋无人航行器多航态、低能耗航行的水翼装置,包括航行器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航行器主体(3)的头部和尾部设置有前水翼机构(1)和后水翼机构(2);前水翼机构(1)和后水翼机构(2)穿过航行器主体(3)下侧的方形孔伸出到航行器下方;所述航行器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系统(2);所述前水翼机构包括前水翼(11)、水翼机构固定桁架(12)、驱动液压缸(13)、水翼支撑杆(14)、拉紧杆(15)、位移杆、水翼联动架(17)、卷簧和卷簧固定块;所述驱动液压缸(13)底端与水翼机构固定桁架(12)转动连接,驱动液压缸(13)顶端的双耳接头(132)与水翼支撑杆(14)转动连接,驱动液压缸(13)与液压系统(2)通过管路和接头连接;所述水翼支撑杆(14)与水翼机构固定桁架(12)转动连接,所述水翼支撑杆(14)上开有导轨安装槽(141),所述导轨安装槽(141)安装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内安装有滑块和限位块,滑块和限位块可沿直线导轨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拉紧杆(15)的一端与水翼机构固定桁架(12)转动连接,拉紧杆(15)另一端与位移杆转动连接;所述位移杆固定于所述滑块上并随滑块沿直线导轨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位移杆上开有限位孔(161),限位块被限制在限位孔(161)中运动;所述前水翼(11)的中间设置有槽,前水翼(11)中固定安装有穿过槽的水翼轴(111),水翼轴(111)前方固定安装水翼联动轴(112),水翼轴(111)与水翼支撑杆(14)下端转动连接,水翼联动轴(112)与所述水翼联动架(17)的一端转动连接,水翼联动架(17)的另一端与限位块转动连接;所述卷簧固定块固定于水翼支撑杆(14)下端,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水翼轴(111)和卷簧固定块固定连接,用于在前水翼(11)绕水翼轴(111)中轴线转动时提供回复力矩;所述液压系统(2)由外油囊(21)、电磁阀、单向阀、过滤器(24)、压力传感器(25)、溢流阀(26)、液压泵(27)和内油箱(28)通过管路与接头相互连接组成;所述后水翼机构(4)与前水翼机构(1)采用相同机构且各结构件及连接方式均相同,前水翼(11)与后水翼(41)外形轮廓为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水翼装置适用于水面和水下两种航行状态并分别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280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