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患者数据共享的多中心生物医学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9257.6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松;朱琰;田雨;王昱;冯毓琅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5;G06F16/27;G06F9/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患者数据共享的多中心生物医学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于协同各医疗中心模型参数与异步计算的云端服务器和用于对数据开展本地高性能计算的医疗中心客户端;其中云端服务器包括参数管理器和任务调度器;本发明将参数共享机制和异步通信机制通过云端服务器的参数管理器和任务调度器连接管理,共同应用到多中心医学数据协同计算;能够满足医疗中心数据与云端服务器的安全隔离,充分保护医疗中心患者数据的隐私性;同时相比直接同步交换数据计算结果有效减少计算等待时间,大幅提高多中心协同处理的分析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数据 共享 中心 生物医学 协同 处理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无患者数据共享的多中心生物医学数据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于协同各医疗中心模型参数与异步计算的云端服务器和用于对数据开展本地高性能计算的医疗中心客户端;所述医疗中心客户端具有发起者和参与者两个角色;作为发起者时,向云端服务器发出医学数据协同处理请求,同时传输用户预定义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以及拟邀请协同处理的医疗中心名单,等待任务调度器传回的初始化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作为参与者时,接收任务调度器下发的协同处理内容及邀请后,确定是否参与协同处理,若确定参与协同则向任务调度器发送确认参与协同指令,并将该参与者的初始化本地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发送给参数管理器,等待任务调度器传回的初始化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否则结束该参与者的协同处理流程;所述医疗中心客户端接收到初始化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后,准备本地医学数据,将本地医学数据和初始化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一起存入缓存中,在本地进行模型迭代计算,在每次到达预定义的迭代次数时或接收到任务调度器传回的更新后的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时,将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和计算进度上传到任务调度器;其中接收到任务调度器传回的更新后的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时,释放掉本地缓存,存入更新后的协同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不断迭代直到计算精度满足设定阈值,终止计算;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参数管理器和任务调度器;所述任务调度器接收医疗中心客户端发起的医学数据协同处理请求后,向从该请求解析出来的医疗中心名单中的所有医疗中心客户端发送协同处理内容及邀请;所述任务调度器对医疗中心名单中的所有医疗中心客户端的邀请响应情况进行判断,响应情况包括收到确认参与协同指令、收到拒绝参与协同指令及超时未处理;判断结束后开启参数管理器,在参数管理器根据发起者的预定义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以及参与者的初始化本地分析模型及模型参数,构建初始化协同分析模型,并向确认参与协同的参与者以及发起者发送初始化协同分析模型和模型参数;所述任务调度器接收到医疗中心客户端上传的模型参数和计算进度后,对该模型进行资源分割,同时将模型参数存入参数管理器中,计算状态存入任务调度器中;任务调度器在拿到对应医疗中心客户端上传的计算状态时,从参数管理器上取回当前模型参数并计算梯度,对模型及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将更新后的模型及模型参数覆盖之前该医疗中心客户端在参数管理器中存储的模型及模型参数,并将更新后的模型及模型参数传回该医疗中心客户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292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数据交换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