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钛纳米多孔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6545.4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少辉;费广涛;魏永帅;苑利钢;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5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钛纳米多孔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涂层由覆于衬底上的厚100‑700nm的由TiO2纳米颗粒构成的多孔膜组成,其中,Ti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30nm,多孔膜中孔的直径为8‑10nm;方法为先将分别配制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入酸性混合水溶液中后搅拌,得到TiO2溶胶,再向其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并搅拌,得到混合溶胶,之后,先将乙醇加入混合溶胶中稀释后老化,得到镀膜用溶胶,再将衬底置于镀膜用溶胶中进行浸渍提拉镀膜后晾干,接着,将得到的覆有薄膜的衬底置于480‑520℃下保温后冷却,制得目的产物。它的结构合理,膜层不易开裂,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应用于超亲水和红外波段增透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镀膜 氧化钛纳米 多孔涂层 混合溶胶 纳米颗粒 多孔膜 制备 聚乙烯吡咯烷酮 混合水溶液 商业化应用 红外波段 混合溶液 浸渍提拉 晾干 超亲水 后冷却 乙醇 粒径 膜层 稀释 增透 薄膜 保温 配制 老化 | ||
【主权项】:
1.一种氧化钛纳米多孔涂层,由覆于衬底上的薄膜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膜厚为100‑700nm,所述膜厚100‑700nm的薄膜为TiO2纳米颗粒构成的多孔膜;所述构成多孔膜的Ti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0‑30nm;所述多孔膜中孔的直径为8‑1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365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