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5G移动终端的多频段覆盖的四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39576.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伟;黄代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5/20;H01Q5/307;H01Q5/50;H01Q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楼艮基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应用于5G移动终端的多频段覆盖的四天线系统,属于天线设计领域,其特征在于第一类辐射单元覆盖LTE700,GSM850,GSM900,GPS,DCS、PCS、UMTS、LTE2300,LTE2500和band 42等频段。第二类辐射单元覆盖GPS,DCS、PCS、UMTS、LTE2300、LTE250,band42和5G IMS频段。第一类辐射单元内的两个辐射单元的耦合通过第二类辐射单元的两个辐射单元对地板电流的吸收进行解耦,第二类辐射单元内部则是通过距离解耦,上下两种辐射单元之间则通过匹配电路解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移动 终端 频段 覆盖 天线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5G移动终端的多频段覆盖的四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介质板(1),金属地(2),微带馈电线(3),第一类辐射单元和第二类辐射单元,其中:/n介质板(1),长×宽×高度为153mm×77mm×0.8mm;/n金属地(2),位于所述介质板(1)的背面,长×宽为153mm×77mm,沿着所述介质板(1)的顶边和底边各向上向下延伸10mm,沿着所述介质板(1)的左右两侧水平延伸7.5mm,分别用向上延伸部分(21),向下延伸部分(22),向左延伸部分(23),向右延伸部分(24)表示,其中:/n所述向上延伸部分(21),沿着所述顶边向上翻转90度后垂直于所述介质板(1),而且,所述向上延伸部分(21)被分割成三个互不相连的顶端的长方形延伸带,沿着所述顶边的方自右向左分别用(211,212,213)表示;/n所述向下延伸部分(22),沿着所述底边向上翻转90度后垂直于所述介质板(1),而且,所述向下延伸部分(22)沿着所述底边的方向自右向左被分割成三个相互隔离的底端长方形延伸带,分别用(221,222,223)表示;/n所述向左延伸部分(23),以左侧边为轴向上翻转90度后垂直于所述介质板(1),而且所述向左延伸部分(23)从上向下被分割成三个互相隔断的左侧条形延伸带,自上而下分贝用(231,232,233)表示;/n所述向右延伸部分(24),以右侧边为轴向上翻转90度后垂直于所述介质板(1),而且所述向右延伸部分(24)从上向下被分割成三个互相隔断的左侧条形延伸带,自上而下分贝用(241,242,243)表示;/n所述四个延伸部分(21,22,23,24)各自翻转沿着边角焊接后共同构成了四天线系统的金属边框;/n微带馈电线(3),共四条,分别表示为(31,32,33,34),都自上而下以垂直线形式印制在所述介质板(1)的正面,分别用于对右上辐射单元,右下辐射单元,左上辐射单元和左下辐射单元馈电,四条微带馈电线的宽度均为1.5mm,其中,/n第一微带馈电线(31)与第二微带馈电线(32)之间的横向宽度与第三微带馈电线(33)与第四微带馈电线(34)之间的宽度相等;/n第一类辐射单元,共2个,分别位于所述介质板(1)右上角的右上角辐射单元和位于所述介质板(1)右下角的右下角辐射单元,其中:/n右上角辐射单元,包括:/n位于所述介质板(1)正面的是:第一类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11)和向左翻转180度的第一类反“L”型馈电线(412),所述第一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11)的长枝节沿着水平方向分布,右端面与所述第一类微带馈电线(31)顶部的左侧面连通,所述长枝节上还有一个用以增强电长度的电感,/n位于所述介质板(1)背面的是:第一矩形条带(413),第二矩形条带(414),“T”型电感加载线(415)以及第三矩形条带(416),还包括所述右侧第一条形延伸带(241)和顶端第一、第二长方形延伸带(211,212),/n第一矩形条带(413),水平分布,上端面与顶端第二长方形延伸带(212)沿着所述介质板(1)的定边垂直相连,/n第二矩形条带(414),左侧面的顶部通过一条水平方向的大电感加载线与所述第一矩形条带(413)的右侧面相连,/nT型电感加载线(415),上端面贴着所述介质板(1)的顶边与所述顶端第二延伸带(212)相垂直,而左侧面与所述第二矩形条带(414)的右侧面之间存在间隙,/n第三矩形条带(416),上端面贴着所述介质板(1)的顶端与顶端第一长方形延伸带(211)相垂直,/n所述第一矩形条带(413),第二矩形条带(414)和“T”型电感加载线(415)的底面处于同一条水面线上,且与所述第一反“L”型馈电线(412)的底面处于同一高度,/n在所述右上角辐射单元(41)中:/n由所述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11),“T”型电感加载线(415),顶端第二长方形矩形延伸带(212),第一矩形条带(413)构成的接地枝节用于覆盖低频段,/n由所述反“L”型馈电线(412),第三矩形条带(416),顶端第一长方形延伸带(211)和右侧第一条形延伸带(241)构成的单极子枝节用于覆盖高频段,/n右下角辐射单元(42),包括:/n位于所述介质板(1)正面的有:第二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21),第一调谐线(423)和“L”型馈电线(422),其中:所述“L”型馈电线(422)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微带馈电线(33)的下端面相连,所述“L”型馈电线(422)末端水平地延伸到所述介质板(1)的右下角侧边并与右侧第三条形延伸带(243)相垂直,所述第二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21)作为起点的右端与所述“L”型馈电线(422)的转角端相连,所述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21)从右到左沿水平方向布线再垂直向下地水平折返直达终点,所述第一调谐线(423)自所述第三微带馈电线(33)下端的右侧出发,向右沿着水平方向布线后直达所述介质板(1)的右下角侧边与右侧第三条形延伸带(243)相垂直,/n位于所述介质板(1)背面的有:第四矩形条带(424),“L”型电感加载线(425),底端第二长方形延伸带(222)和底端第一长方形延伸带(221),还有所述右侧第三条形延伸带(243),其中:所述第四矩形条带(424)的底面贴着所述介质板(1)的底边,并与所述底端第二长方形延伸带(222)相垂直,所述“L”型电感加载线(425)的底边也贴着所述介质板(1)的底边并也与所述底端第二长方形延伸带(222)垂直相交;所述第四矩形条带(424)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21)的折返线平行,所述“L”型电感加载线(425)末端的加载电感的上端面与所述右侧面第三条形延伸带(243)的下端面你处于同一水平线上,/n右下角辐射单元(42),其中,第二电感加载耦合馈电线(421),第四矩形条带(424),“L”型电感加载线(425)以及底端第二长方形延伸带(222)构成的接地枝节用以覆盖低频段,由“L”型馈电线(422),调谐线(423)以及底端第一长方形延伸带(427)和右侧第三条形延伸带(243)构成的单极子枝节用以覆盖高频段,/n左上角辐射单元(51),包括:/n位于介质板(1)正面的有:折叠馈电线(511),第二调谐线(512)以及第二微带馈线(32)的延伸部分与所述第二微带馈电线(32)右侧垂直相交后的第一匹配电路(513),其中:所述折叠馈电线(511)向右水平延伸并向上垂直折返两次以后与所述介质板(1)的顶边垂直相交,所述第二调谐线(512)先向左在向上垂直折返两次以后与左侧第一条形延伸带(231)在所述介质板(1)的右侧边上垂直相交,/n位于介质板(1)背面的有:第一矩形小片(516),位于介质板(1)上边沿的顶端第三长方形延伸带(213)以及位于介质板(1)左侧第一条形延伸带(231),/n所述第一矩形小片(516)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微带馈电线(32)的顶端通过通孔连接,所述第一匹配电路(513)由加载在第二微带馈电线(32)上的串联电容和与第二微带馈电线(32)并联的集总的电容和电感构成,/n所述折叠馈电线(511),第二调谐线(512),顶端第三长方形延伸带(213)构成一个单极子辐射体,在第一匹配电路(513)的帮助下,用以覆盖高频段,第一矩形小片(516)用以覆盖ISM5GHz频段;/n左下角辐射单元(52),包括:/n位于所述介质板(1)正面的有:中心反“L”型馈电线(521),第三调谐线(522),第四调谐线(523)以及第二匹配电路(524),其中:所述中心反“L”型馈电线(521)的水平端和第四微带馈电线(34)中与所述第二匹配电路(524)相连的延伸的部分右侧相连接,而另一端经所述介质板(1)的底边与底端第三长方形延伸带(223)垂直相交,第三调谐线(522)呈倒“L”型,水平端与所述第四微带馈电线(34)的延伸部分左侧相垂直,而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板(1)底边处的所述底端第三长方形延伸带(223)垂直相交,第四调谐线(523),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第三条形延伸带(233),所述第三调谐线(522)下端垂直相交,/n位于所述介质板(1)背面的有:第二矩形小片(527),还有位于所述介质板(1)左下角边缘的左侧第三条形延伸带(233)以及位于所述介质板(1)下边缘的底端第三长方形延伸带(223),/n所述中心反“L”型馈电线(521),第三调谐线(522),底端第三长方形延伸部分(223),左侧第三条型延伸部分(233)构成了一个单极子辐射体,在第三匹配电路配合下,用以覆盖高频段,第二矩形小片(527)用以覆盖ISM5GHz频段。/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395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带RFID天线
- 下一篇: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