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工矿井下硐室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4722.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8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张寅;凡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14;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陈晓宁;王雪飞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工矿井下硐室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步骤为:分析巷硐交岔点处围岩受力与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不同巷硐交岔角度和布置结构下围岩运动规律;确定煤矸分选硐室与充填材料制备硐室的最小尺寸;确定煤矿井下煤矸分离系统。本发明通过从硐室群结构优化、硐室断面尺寸效应、示范矿井大断面硐室结构与尺寸优化、大断面密集硐室紧凑型布局优化多方面对矿井下硐室进行充分的布局和优化,并通过三个不同的硐室来对煤矿井下煤矸分离系统进行完善,最后建立密集硐室紧凑型布局优化模型,确定各类因素的影响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h”型、“P”型硐室群布局效果,最终综合确定分选、制备硐室群的整体优化布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矿 井下 布局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井工矿井下硐室布局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硐室群围岩承载特性,分析巷硐交岔点处围岩受力与变形破坏特征;S2:分析不同巷硐交岔角度和布置结构下围岩运动规律,与硐室断面形状选择和尺寸选择建立互馈影响机制;S3:确定煤矸分选硐室与充填材料制备硐室的最小尺寸;S4:确定煤矿井下煤矸分离系统;S5:综合地应力分布规律、大巷运输方式、煤矸流运输方式、围岩条件因素判定分选、制备硐室长轴与井底大巷的方位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547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