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与微流控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5762.8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吉晓莉;吴思佳;张净铭;郑伟鹏;雷一凡;冯凌志;饶新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与微流控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主要步骤为:制备合成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溶液,用罗丹明6G标记黄曲霉毒素抗体,再利用一端连有巯基,另一端带NHS基团的双官能团聚乙二醇修饰剂,将其固定在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表面;加入已知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抗原血清样,洗涤2~3次后,在微通道内用磁铁聚集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于一点,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照射该点并读取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分析数据后进行标准模型的建立,最后将少量样品稀释到混合胶体溶液中,测量拉曼光谱信号,根据标准模型测定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抗原浓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使待测物充分富集,有利于检测信号的放大,提高检测精度,缩短检测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纳米颗粒 贵金属 黄曲霉毒素检测 黄曲霉毒素抗原 标准模型 微流控 黄曲霉毒素抗体 混合胶体溶液 拉曼光谱信号 拉曼光谱仪 免疫复合物 标准曲线 分析数据 检测信号 罗丹明6G 样品稀释 制备合成 待测物 双官能 微通道 修饰剂 乙二醇 再利用 磁铁 血清 检测 富集 巯基 洗涤 照射 放大 团聚 测量 绘制 | ||
【主权项】:
1.基于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与微流控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为:磁性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标记与修饰:先用罗丹明6G标记黄曲霉毒素抗体,再利用一端连有巯基,另一端带NHS基团的双官能团聚乙二醇修饰剂,将其固定在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表面;标准模型的建立:在固定有黄曲霉毒素抗体的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中加入已知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抗原血清样品形成复合物,置于微流控芯片内,用磁铁聚集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于一点,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照射并读取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分析数据后进行标准模型的建立;未知浓度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根据样品基质的不同,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磁性贵金属复合纳米颗粒中,在微流控的微通道内测量拉曼光谱信号,根据标准模型测定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抗原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557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检测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