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大工况范围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2159.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宇;林忠伟;刘吉臻;韩翔宇;李宜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胡静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大工况范围控制方法,通过综合考虑风力发电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针对额定风速以上至切出风速以前的大工况范围,利用几何线性化构造涵盖大运行工况范围的风电机组线性模型,并调节极点配置区域,调节系统动态性能直至满足需求,实现风电机组的状态反馈控制。本发明基于区域极点配置实现机组大工况范围的性能调节,实现机组控制,可应用于不同类型风电机组的额定风速以上至切出风速以下的大工况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系统 工况 范围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大工况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风力发电系统各部件的物理特性构建风力发电系统微分方程模型,得到其机理模型,利用机理方程,选择转子转速ωr、发电机转速ωg、传动轴前后位移偏差δ和桨距角β为状态变量,分别记为x1,x2,x3,x4、x=[ωr,ωg,δ,β]′,并建立风力发电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将非线性模型写成仿射的状态空间的形式,记其中非线性状态矩阵为f(x),线性的输入矩阵为G,非线性模型写为:
其中,u=[βd,ωz]′,为本发明控制参数中的桨距角设定值和发电机转速设定值;步骤2:设输出参数y=h(x)=[ωr,δ]′,判断LGLfh的值,LGLf表示h的李导数,验证判断LGLfh的非零行,当LGLfh不等于0时,进行几何线性化;步骤3:选择状态参数中的x1和x3,计算其一阶和二阶李导数;步骤4:构建微分同胚结构φ,映射得到几何线性化后的风电机组额定风速以上工况大范围线性模型,记为
其中z为新的状态空间变量,A和B分别为微分同胚后的线性系统状态和输入矩阵,v为线性模型的输入参数且v=fz+Gzu;步骤5:对几何线性化后的风电机组大工况范围模型的极点分布,构建包括以最右边界线、最大扩张角、最大分布半径的目标极点区域,并利用区域极点配置的方法,计算得到反馈控制率v=Kz;步骤6:结合以上线性化和微分同胚,计算真实系统控制率
利用得到的控制率对所建模机组进行测试,分析其动态性能,包括系统是否超调、超调量大小、调节时间长短和是否存在稳态误差;步骤7:利用鲁棒控制中区域极点配置的方法来构造目标极点区域,这一区域的边界由以下各部分构成:最右边界限,即虚轴左侧某一与虚轴平行的直线,限制目标极点调节区域的最右边界;最大扩张角,限制目标极点区域中,复极点与原点的最大夹角,来实现对动态特性的调节;最大分布半径,即目标极点区域的最后边界;在对这三个边界进行设置以后,分别调整目标极点区域的最右边界线、最大扩张角、最大分布半径,返回步骤5,重复步骤5、6、7进行系统动态性能调节,直到变桨动作速率在速率限制以下,扰动工况下,机组功率输出稳定,转速、转矩参数波动平缓,变桨动作平缓;步骤8:结束计算,并保存当前控制率u,作为所设计机组的大工况范围控制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721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