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RI下液压驱动差速运动回转式乳腺介入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9929.4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德;孙立一;梁德县;黄致远;刘琪峰;秦培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34/30;A61B10/02;A61B90/17;A61B3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MRI下液压驱动差速运动回转式乳腺介入机器人,属于医用器械领域。由定位模块、穿刺模块、回转模块及乳腺组织固定模块构成。定位模块可以调整活检机构的位置,穿刺模块可以实现对乳腺组织的穿刺,回转模块可以使穿刺模块围绕一个乳腺组织360°的旋转,并可以调整活检枪的俯仰角,乳腺组织固定模块可以稳定乳腺组织。本发明能够帮助医生在有限空间的核磁仪内完成乳腺介入手术,减少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手术精准度及手术成功率。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组织 穿刺 乳腺 差速运动 定位模块 固定模块 回转模块 液压驱动 回转式 介入手术 模块围绕 人本发明 医用器械 俯仰角 核磁仪 活检枪 精准度 医生 成功率 机器人 帮助 | ||
【主权项】:
1.MRI下液压驱动差速运动回转式乳腺介入机器人,它包括定位模块(1)、穿刺模块(2)、回转模块(3)和乳腺组织固定模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模块(1)包括X轴液压缸(1‑1)、Y轴液压缸(1‑2)、X轴连接支架(1‑3)、Y轴连接支架(1‑4);所述的穿刺模块包括穿刺液压缸(2‑1)、活检枪(2‑2)、方形穿刺连接支架(2‑3);所述的回转模块包括回转液压缸(3‑1)、俯仰机构(3‑2)及圆形回转连接支架(3‑3);所述的X轴液压缸(1‑1)包括X轴液压缸缸体(1‑1‑1)、X轴液压缸杆体(1‑1‑2)、X轴承重杆I(1‑1‑3)、X轴承重杆II(1‑1‑4)、X轴型材(1‑1‑5)、X轴前端盖(1‑1‑6)、X轴中端盖(1‑1‑7)及X轴后端盖(1‑1‑8),X轴承重杆I(1‑1‑3)两端外部均有距端头10mm的螺纹线,X轴承重杆II(1‑1‑4)一端内部有距端头10mm的螺纹线,另一端外部有距端头10mm的螺纹线,X轴承重杆I(1‑1‑3)的一端旋进X轴承重杆II(1‑1‑4)内部有螺纹线的一端,使X轴承重杆I(1‑1‑3)与X轴承重杆II(1‑1‑4)连接;所述的Y轴液压缸(1‑2)包括Y轴液压缸缸体(1‑2‑1)、Y轴液压缸杆体(1‑2‑2)、Y轴承重杆I(1‑2‑3)、Y轴承重杆II(1‑2‑4)、Y轴型材(1‑2‑5)、Y轴前端盖(1‑2‑6)、Y轴中端盖(1‑2‑7)及Y轴后端盖(1‑2‑8),Y轴承重杆I(1‑2‑3)两端外部均有距端头6mm的螺纹线,Y轴承重杆II(1‑2‑4)一端内部有距端头6mm的螺纹线,另一端外部有距端头6mm的螺纹线,Y轴承重杆I(1‑2‑3)的一端旋进Y轴承重杆II(1‑2‑4)内部有螺纹线的一端,使Y轴承重杆I(1‑2‑3)与Y轴承重杆II(1‑2‑4)连接;所述的X轴连接支架(1‑3)包括两个X轴定位孔(1‑3‑1)、两个X轴连接孔(1‑3‑2)及两个X轴固定孔(1‑3‑3);所述的Y轴连接支架(1‑4)包括六个Y轴定位孔I(1‑4‑1)、六个Y轴定位孔II(1‑4‑2),两个Y轴连接孔(1‑4‑3)及两个Y轴固定孔(1‑4‑4),其中Y轴定位孔I(1‑4‑1)沿Y轴连接支架(1‑4)的轴心以10mm直径圆周均匀分布;Y轴定位孔II(1‑4‑2)沿Y轴连接支架(1‑4)的轴心以15mm直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Y轴定位孔(1‑4‑1)与Y轴定位孔II(1‑4‑2)成一条直线分布排列;所述的穿刺液压缸(2‑1)包括穿刺液压缸缸体(2‑1‑1)、穿刺液压缸杆体(2‑1‑2)、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2‑1‑3)、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I(2‑1‑4)、穿刺液压缸前端盖(2‑1‑5)、穿刺液压缸中端盖(2‑1‑6)及穿刺液压缸后端盖(2‑1‑7),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2‑1‑3)两端外部均有距端头5mm的螺纹线,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I(2‑1‑4)一端内部有距端头5mm的螺纹线,另一端外部有距端头5mm的螺纹线,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2‑1‑3)的一端旋进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I(2‑1‑4)内部有螺纹线的一端,使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2‑1‑3)与穿刺液压缸承重杆II(1‑1‑4)连接;所述的活检枪(2‑2)包括活检内针(2‑2‑1)、活检外针(2‑2‑2)、活检取样弹簧(2‑2‑3)、弹簧柱(2‑2‑4)、外针座(2‑2‑5)、活检针座(2‑2‑6)及活检端盖(2‑2‑7);所述的方形穿刺连接支架(2‑3)包括穿刺支架定位孔I(2‑3‑1)和穿刺支架定位孔II(2‑3‑2);所述的回转液压缸(3‑1)包括六个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3‑1‑1)、六个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I(3‑1‑2)及两个回转液压缸连接孔(3‑1‑2),其中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3‑1‑1)绕回转液压缸(3‑1)轴心以10mm直径圆周均匀分布;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I(3‑1‑2)绕回转液压缸(3‑1)轴心以15mm直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3‑1‑1)与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I(3‑1‑2)成一条直线分布排列;所述的俯仰机构(3‑2)包括俯仰液压缸I(3‑2‑1)及俯仰液压缸II(3‑2‑2);所述的圆形回转连接支架(3‑3)包括两个圆形回转支架连接孔(3‑3‑1)、圆形回转支架后端盖定位孔I(3‑3‑2)及圆形回转支架后端盖定位孔II(3‑3‑3);所述的X轴型材(1‑1‑5)包括X轴型材槽口I(1‑1‑5‑1)、X轴型材槽口II(1‑1‑5‑2)、X轴型材槽口III(1‑1‑5‑3)及X轴型材定位孔(1‑1‑5‑4);X轴型材槽口I(1‑1‑5‑1)放置X轴后端盖(1‑1‑8),X轴型材槽口II(1‑1‑5‑2)放置X轴中端盖(1‑1‑7),X轴型材槽口III(1‑1‑5‑3)放置X轴前端盖(1‑1‑6),X轴前端盖(1‑1‑6)能在X轴型材槽口III(1‑1‑5‑3)内滑动;所述的X轴前端盖(1‑1‑6)包括X轴前端盖定位孔(1‑1‑6‑1);所述的Y轴型材(1‑2‑5)包括Y轴型材槽口I(1‑2‑5‑1)、Y轴型材槽口II(1‑2‑5‑2)及Y轴型材槽口III(1‑2‑5‑3);Y轴型材槽口I(1‑2‑5‑1)放置Y轴后端盖(1‑2‑8),Y轴型材槽口II(1‑2‑5‑2)放置Y轴中端盖(1‑2‑7),Y轴型材槽口III(1‑2‑5‑3)放置Y轴前端盖(1‑2‑6),Y轴前端盖(1‑2‑6)能在Y轴型材槽口III(1‑2‑5‑3)内滑动;所述的Y轴前端盖(1‑2‑6)包括Y轴前端盖定位孔(1‑2‑6‑1);所述的俯仰液压缸I(3‑2‑1)包括俯仰液压缸I缸体(3‑2‑1‑1)、俯仰液压缸I杆体(3‑2‑1‑2)、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3‑2‑1‑3)、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I(3‑2‑1‑4)、俯仰液压缸I前端盖(3‑2‑1‑5)、俯仰液压缸I中端盖(3‑2‑1‑6)、俯仰液压缸I后端盖(3‑2‑1‑7);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3‑2‑1‑3)两端外部均有距端头4mm的螺纹线,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I(3‑2‑1‑4)一端内部有距端头4mm的螺纹线,另一端外部有距端头4mm的螺纹线,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3‑2‑1‑3)的一端旋进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I(3‑2‑1‑4)内部有螺纹线的一端,使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3‑2‑1‑3)与俯仰液压缸I承重杆II(3‑2‑1‑4)连接;所述的俯仰液压缸II(3‑2‑2)包括俯仰液压缸II缸体(3‑2‑2‑1)、俯仰液压缸II杆体(3‑2‑2‑2)、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3‑2‑2‑3)及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I(3‑2‑2‑4)、俯仰液压缸II前端盖(3‑2‑2‑5)、俯仰液压缸II中端盖(3‑2‑2‑6)、俯仰液压缸II后端盖(3‑2‑2‑7),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3‑2‑2‑3)两端外部均有距端头4mm的螺纹线,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I(3‑2‑2‑4)一端内部有距端头4mm的螺纹线,另一端外部有距端头4mm的螺纹线,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3‑2‑2‑3)的一端旋进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I(3‑2‑2‑4)内部有螺纹线的一端,使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3‑2‑2‑3)与俯仰液压缸II承重杆II(3‑2‑2‑4)连接;所述的俯仰液压缸I前端盖(3‑2‑1‑5)包括俯仰液压缸I前端盖定位孔(3‑2‑1‑5‑1);所述的俯仰液压缸I后端盖(3‑2‑1‑7)包括俯仰液压缸I后端盖定位孔(3‑2‑1‑7‑1);所述的俯仰液压缸II前端盖(3‑2‑2‑5)包括俯仰液压缸II前端盖定位孔(3‑2‑2‑5‑1);所述的俯仰液压缸II后端盖(3‑2‑2‑7)包括俯仰液压缸II后端盖定位孔(3‑2‑2‑7‑1);X轴液压缸缸体(1‑1‑1)与X轴后端盖(1‑1‑8)配合连接,X轴液压缸杆体(1‑1‑2)与X轴前端盖(1‑1‑6)配合连接,X轴液压缸缸体(1‑1‑1)与X轴液压缸杆体(1‑1‑2)同轴心配合连接,X轴中端盖(1‑1‑7)连接着X轴液压缸缸体(1‑1‑1)与X轴液压缸杆体(1‑1‑2);Y轴液压缸缸体(1‑2‑1)与Y轴后端盖(1‑2‑8)配合连接,Y轴液压缸杆体(1‑2‑2)与Y轴前端盖(1‑2‑6)配合连接,Y轴液压缸缸体(1‑2‑1)与Y轴液压缸杆体(1‑2‑2)同轴心配合连接,Y轴中端盖(1‑2‑7)连接着Y轴液压缸缸体(1‑2‑1)与Y轴液压缸杆体(1‑2‑2);X轴液压缸(1‑1)与Y轴液压缸(1‑2)通过X轴连接支架(1‑3)连接,X轴连接支架(1‑3)上的两个X轴定位孔(1‑3‑1)与X轴型材(1‑1‑5)上的两个X轴型材定位孔(1‑1‑5‑4)配合连接,两个X轴型材定位孔(1‑1‑5‑4)距离X轴型材槽口III(1‑1‑5‑3)的一端端头为60mm;X轴连接支架(1‑3)上的两个X轴连接孔(1‑3‑2)与X轴承重杆I(1‑1‑2)配合连接;X轴连接支架(1‑3)上的两个X轴固定孔(1‑3‑3)与X轴前端盖(1‑1‑6)上的X轴前端盖定位孔(1‑1‑6‑1)配合连接;Y轴连接支架(1‑4)上部设置回转液压缸(3‑1),Y轴连接支架(1‑4)上的六个Y轴定位孔I(1‑4‑1)与回转液压缸(3‑1)上的六个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3‑1‑1)配合连接,Y轴连接支架(1‑4)上的六个Y轴定位孔II(1‑4‑2)与回转液压缸(3‑1)上的六个回转液压缸定位孔II(3‑1‑2)配合连接;Y轴连接支架(1‑4)上的两个Y轴连接孔(1‑4‑1)与Y轴承重杆I(1‑2‑3)配合连接;Y轴连接支架(1‑4)上的两个Y轴固定孔(1‑4‑4)与Y轴前端盖(1‑2‑6)上的Y轴前端盖定位孔(1‑2‑6‑1)配合连接;回转液压缸(3‑1)上放置圆形回转连接支架(3‑3),圆形回转连接支架(3‑3)上的圆形回转支架连接孔(3‑3‑1)与回转液压缸(3‑1)上的回转液压缸连接孔(3‑1‑3)配合连接;圆形回转连接支架(3‑3)上放置俯仰机构(3‑2),俯仰液压缸I(3‑2‑1)上的俯仰液压缸I后端盖定位孔(3‑2‑1‑7‑1)与圆形回转支架后端盖定位孔I(3‑3‑2)配合连接,俯仰液压缸II(3‑2‑2)上的俯仰液压缸II后端盖定位孔(3‑2‑2‑7‑1)与圆形回转支架后端盖定位孔II(3‑3‑3)配合连接;俯仰机构(3‑2)上放置方形穿刺连接支架(2‑3),穿刺支架定位孔I(2‑3‑1)与俯仰液压缸I前端盖定位孔(3‑2‑1‑5‑1)配合连接,穿刺支架定位孔II(2‑3‑2)与俯仰液压缸II前端盖定位孔(3‑2‑2‑5‑1)配合连接;方形穿刺连接支架(2‑3)上成一条直线的放置穿刺液压缸(2‑1)和活检枪(2‑2),穿刺液压缸(2‑1)和活检枪(2‑2)通过螺栓连接到方形穿刺连接支架(2‑3)上,穿刺液压缸缸体(2‑1‑1)与穿刺液压缸后端盖(2‑1‑7)配合连接,穿刺液压缸杆体(2‑1‑2)与穿刺液压缸前端盖(2‑1‑5)配合连接,穿刺液压缸缸体(2‑1‑1)与穿刺液压缸杆体(2‑1‑2)同轴心配合连接,穿刺液压缸中端盖(2‑1‑6)连接着穿刺液压缸缸体(2‑1‑1)与穿刺液压缸杆体(2‑1‑2);穿刺液压缸前端盖(2‑1‑5)连接活检枪(2‑2)中的活检内针(2‑2‑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7992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虚拟导航定位穿刺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引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