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组件高强韧组织的形变相变协同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2688.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路晓辉;钱东升;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9/36;C21D1/18;C21D1/74;C21D1/20;C21D8/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组件高强韧组织的形变相变协同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冷近净成形形变调控:采用冷塑性成形工艺对轴承组件进行形变调控,在成形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形变程度和形变速度,获得有效的形变细晶并控制材料形变损伤,进而提高组织强韧性;S2、形变匹配复合热处理相变调控:采用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热处理工艺对轴承组件进行相变调控,利用马贝复合相变,引入高强高韧贝氏体组织,改善强度与韧性匹配,进而提高组织强韧性。本发明通过优化匹配形变和相变关键工艺条件,实现形变相变协同改善轴承组件组织强韧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组件 强韧 组织 形变 相变 协同 调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轴承组件高强韧组织的形变相变协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冷近净成形形变调控:采用冷塑性成形工艺对轴承组件进行形变调控,在成形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形变程度和形变速度,获得有效的形变细晶并控制材料形变损伤,进而提高组织强韧性;对于轴承套圈:采用冷轧环工艺成形轴承套圈,在成形过程中,通过冷轧环变形量控制形变程度,通过变形速度控制形变速度,轴承套圈的冷轧环变形量
轴承套圈的变形速度V1=λ1ε1·V0,其中,δ1为轴承套圈材料的室温延伸率,R1和R2分别为轴承套圈的内径和外径,r0为轴承套圈滚道的曲率半径,k1为冷轧环变形量特征系数,k1的取值范围为3~4,λ1为冷轧变形速度特征系数,λ1的取值范围为1~3,V0为标准变形速度,V0=1mm/s;对于轴承滚动体:采用冷斜轧工艺成形轴承滚动体,在成形过程中,通过冷塑性变形量控制形变程度,通过变形速度控制形变速度,轴承滚动体的冷塑性变形量
轴承滚动体的变形速度V2=λ2ε2·V0,其中,δ2为滚动体材料的室温延伸率,r0为轴承套圈滚道的曲率半径,R为轴承滚动体的外径,k2为滚动体冷塑性变形量特征参数,k2的取值范围为2~3,λ2为冷塑性变形速度特征参数,λ2的取值范围为1~3,V0=1mm/s;S2、形变匹配复合热处理相变调控:采用马氏体‑贝氏体复合热处理工艺对轴承组件进行相变调控,利用马贝复合相变,引入高强高韧贝氏体组织,改善强度与韧性匹配,进而提高组织强韧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026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波纹管冷却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硬度合金管道的焊口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