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目图像的非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7079.4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3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潘瑞晗;石宇;周祥东;罗代建;邵枭虎;蒋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40/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目图像的非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包括有同时采集可见光图像信息和红外光图像信息;检测可见光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图像和红外光图像信息中的人脸图像;根据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计算多维度子模型的输出概率;并与各自对应的预设权重值进行加权融合,计算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被判定为活体人脸的实际概率,根据实际概率判断检测到的人脸图像是否为活体人脸。本发明有机结合了可见光和红外光人脸图像中不同的成像特征,使得对于真假人脸的判别更加准确;本发明通过在多个特征维度的学习,对多条检测支路的时序判别结果进行了加权融合,使得人脸识别系统对于照片、视频、面具等常见欺骗攻击手段的抗性更高,检测结果也更加可靠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目 图像 交互式 活体 检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双目图像的非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图像信息,所述图像信息包括同时采集的可见光图像信息和红外光图像信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人脸检测,获取含有人脸的图像;并通过对比其对应的可见光图像信息和红外光图像信息,对所述含有人脸的图像进行初步活体检测,获取初步活体检测结果;建立多维度活体检测模型,所述多维度活体检测模型包括用于根据图像类别特征进行活体检测的第一子模型、用于根据图像指定区域特征进行活体检测的第二子模型,以及用于根据图像像素点特征进行活体检测的第三子模型;将所述初步活体检测结果中判定为活体的检测结果分别输入至各子模型中,分别获取各子模型的输出结果;对所述各子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加权融合,获取非交互式人脸活体检测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070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识别物品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SPI稀疏约束的时变信号成分提取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