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阈值法来识别低云大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8515.8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9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斯勒图;尚华哲;彭中;马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4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张永林;刘昕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阈值法来识别低云大雾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大范围高时间分辨率的检测低云大雾的问题。抽取卫星波段数据,构建低云大雾识别算法的输入数据集。设置动态阈值。对输入数据进行第一阈值判断,识别云和低云大雾像元。本申请采用普通光学卫星数据,数据获取容易,观测范围更大,分辨率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阈值 识别 低云 大雾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动态阈值识别低云大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当SOZ≤72°,DEM<200m时,第一动态阈值=0.24;当SOZ≤72°,DEM≤200m时,第一动态阈值=0.20;当SOZ>72°时,第一动态阈值=-0.014×SOZ+1.267;第二动态阈值=-0.0078×SOZ+0.6764;/n条件1,R2.3>第二动态阈值,且DEM<3000;/n条件2,R0.64>第一动态阈值,且BT11.2<270;/n条件3,BT8.6–BT7.3≤21.415或NDSI≤-0.2654;/n满足条件1或条件2任一,且又满足条件3的像元识别为云,其它像元识别为低云大雾;所述SOZ为太阳天顶角,DEM为海拔,所述NDSI为雪被指数,所述R为反射率,BT为亮度温度。/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1851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