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56190.2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杰;许涛;李宁;黄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是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能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路面层间热阻问题导致层间粘结性能下降,现有方法难以处理层间热阻作用对层间粘结破坏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表面带肋的有孔道钢棒,孔道内填入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做成高导热棒体,设置在层间结构中。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棒体之间的间距,然后采用分段插入的方式,分别在基层施工后、每一层施工后对应位置插入导热棒,且棒体伸出结构层1cm,使上下层间的导热棒能完全接触,形成导热通道。这种方式既可以组建导热通道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又可以在结构层间形成骨架,提高沥青路面层间黏结强度和高温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热阻 棒体 沥青路面结构层 层间粘结性能 沥青路面层 导热通道 导热棒 孔道 单壁碳纳米管 高温稳定性 层间结构 沥青路面 伸出结构 完全接触 粘结破坏 表面带 处理层 高导热 结构层 上下层 对层 钢棒 施工 填入 分段 试验 组建 基层 | ||
【主权项】:
1.一种降低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热阻以提高层间粘结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n(1)采用直径6mm的表面带肋钢棒,钢棒中心加工直径为1mm的孔道,填满碳纳米管材料,制作高导热棒;/n(2)根据高导热棒布置方式和间距对热量传递的效果,通过试验确定高导热棒在每个行车道的两条轮迹带处的合理布置方式和间距;/n(3)截取长度10cm的高导热棒,在基层施工完毕后,量测行车道上两条轮迹带在基层面上的对应位置,按照设定的间距在行车道上两条轮迹带范围内在基层中插入高导热棒,高导热棒插入基层深度为9cm,并在基层边标记每排高导热棒的位置,再进行沥青路面下面层摊铺;/n(4)截取长度和沥青路面下面层厚度相同的高导热棒,在下面层施工完且沥青混合料还未完全冷却时,在对应基层上高导热棒位置处插入新截取的高导热棒,使上下两层高导热棒完全接触,便于传导热量,再进行上一层沥青路面沥青混凝土摊铺;/n(5)如果是三层沥青路面层结构,应截取长度和中面层厚度相同的高导热棒,按照步骤(4)重复布置高导热棒,从而减少沥青路面层间热阻,提高沥青路面层间黏结强度和高温稳定性。/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5619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砼路面施工工艺
- 下一篇:基于纳米碳纤维提高冷拌沥青混合料自愈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