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焙烧机辊轮用缓冲减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4142.8 | 申请日: | 201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强龙;王匀;蒋志刚;李富柱;李瑞涛;许桢英;程晓农;蔡冬林;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27B9/26;F27B9/30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式焙烧机辊轮用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轮系统(1)、复位系统(2)、轴承系统(3)、主动反馈系统(4),轴承系统(3)同轴穿设在辊轮系统(1)内;采用活塞、液压缸、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和测试元件,对带式焙烧机在运行过程中辊轮进行减震缓冲操作,可有效避免运行过程中辊轮受力大而导致的辊轮受损的问题,可极大提升带式焙烧机运行中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带式焙烧机 辊轮 缓冲减震装置 辊轮系统 运行过程 轴承系统 中辊轮 减震 主动反馈系统 关键零部件 活塞 测试元件 复位系统 缓冲操作 焙烧机 提升带 液压缸 传感器 受力 同轴 受损 | ||
【主权项】:
1.一种带式焙烧机辊轮用缓冲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轮系统(1)、复位系统(2)、轴承系统(3)、主动反馈系统(4),轴承系统(3)同轴穿设在辊轮系统(1)内;所述辊轮系统(1)包括外圈(101)、滚珠(102)、内圈(103),外圈(101)、滚珠(102)、内圈(103)由外至内同轴依次套接;所述复位系统(2)位于辊轮系统(1)与轴承系统(3)之间,复位系统(2)包括储气箱一(201)、支撑杆(202)、位移传感器(203)、受力件(204)、活塞一(205)、复位系统座(207)、压力传感器(208)、气体管道一(209)、开孔(210);受力件(204)贴合于辊轮系统(1)内圈(103)内壁,多个位移传感器(203)圆周均布与受力件(204)接触实时获得受力件(204)的位移;多个复位系统座(207)圆周均布在轴承系统(3)外周,复位系统座(206)内设径向朝外的储气箱一(201),储气箱一(201)外口穿设活塞一(205),活塞一外接支撑杆(202),支撑杆对应连接位移传感器,储气箱一内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208),储气箱一的一侧储气箱一壁(206)上设有开孔(210),开孔(210)经气体管道一(209)接轴承系统(3);所述轴承系统(3)包括轴承(301)、流速传感器(302)、气体管道二(303);所述的气体管道二(303)在轴承(301)中,一端与气体管道一(209)相连,另一端开口接至轴承侧壁(304);气体管道二(303)上设有流速传感器(302);所述主动反馈系统(4)包括定位销(401)、压力传感器(402)、螺母(403)、缸盖(404)、螺栓(405)、支撑杆(406)、缸底(407)、缸筒(408)、活塞杆(409)、端盖一(410)、活塞二(411)、储气箱二(412)、端盖二(413);缸筒(408)内端经缸盖(404)通过连接筒连接在轴承侧壁(304)上,缸筒的外端经支撑杆(406)支撑缸底(407),缸盖与连接筒的端盖一(410)通过螺母(403)与螺栓(405)固定,连接筒的端盖二(413)与轴承侧壁(304)通过定位销(401)固定,缸筒(408)的活塞杆穿入连接筒内接活塞二(411),活塞二与连接筒形成连通气体管道二的储气箱二(412),储气箱二(412)内设一个压力传感器(402);其缓冲减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当辊轮系统(1)受到外部压力时,力将会传递到复位系统(2)的受力件(204)与支撑杆(202),从而推动活塞一(205)向下运动,此时,位移传感器(203)将会记录受力件(204)与支撑杆(202)的位移大小;步骤S2,当推动活塞一(205)向下运动时,气箱一(201)中的气体将会被压缩,从开孔(210)中逸出,通过气体管道一(209)与气体管道二(303),流经流速传感器(302),流入主动反馈系统(4)中的储气箱二(412),活塞二(411)与活塞杆(409)被推动,活塞杆(409)被推入缸筒(408)内;由于开孔(210)数量较多,气体逸出速度大,活塞一(205)下降速度较快;在此阶段,流体经过气体管道二(303)时,流速传感器(302)将记录流体的流速,形成信号;步骤S3,推动活塞一(205)继续向下运动,逐渐堵住储气箱一壁(206)上部的开孔(210),气箱一(201)中的气体被压缩,从下部未被遮挡住的开孔(210)中逸出,通过气体管道一(209)与气体管道二(303),流入主动反馈系统(4)中的储气箱二(412),活塞二(411)、端盖一(410)与活塞杆(409)被推动,活塞杆(409)被推入缸筒(408)内;由于开孔(210)数量减少,气体逸出速度减小,活塞一(205)下降速度逐渐减小;步骤S4,推动活塞一(205)继续向下运动,持续堵住储气箱一壁(206)上的开孔(210),直至开孔(210)中大部分被挡住;此时,气箱一(201)中的气体被压缩,从下部未被遮挡住的开孔(210)中逸出,通过气体管道一(209)与气体管道二(303),流入主动反馈系统(4)中的储气箱二(412),活塞二(411)、端盖一(410)与活塞杆(409)被推动,活塞杆(409)被推入缸筒(408)内;由于开孔(210)数量减少,气体逸出速度减小,活塞一(205)下降速度继续减小;步骤S5,当开孔(210)中大部分被挡住后,储气箱二(412)内的压力传感器(402)也识别压力值,液压缸接收到信号,活塞杆(409)与活塞二(411)被推动,储气箱二(412)中的气体被压缩,从气体管道二(303),经过气体管道一(209)与开孔(210),流向储气箱一(201);当储气箱一(201)中的气体压力足够大时,活塞一(205)与支撑杆(202)被向上推动,完成缓冲动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641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压铸件
- 下一篇:一种车载显示器翻转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