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小断面隧洞塌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68423.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王进春;陈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4 | 分类号: | E21D9/04;E21D11/18;E21D11/15;E21D11/10;E21D9/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小断面隧洞塌方的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为处理小断面隧洞软弱破碎围岩洞段较大塌方,提供一种技术简单、操作性强、造价低且切实有效的超前支护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处理小断面隧洞塌方的方法,通过对洞内塌方体的松散渣体进行加固,在起拱线以上,使小导管与注浆体成为整体,形成有效支撑上方松散岩体的壳体;对起拱线以下塌方体进行预固结,出渣过程中采取预留核心土的方法进行开挖支护,进而安全快速通过塌方段。本发明针对小断面隧洞软弱破碎围岩洞段,适用于处理掌子面及顶部较大塌方且无法继续出渣的情况,本发明技术简单、操作性强且切实有效,可加快施工进度,并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小断面 塌方 软弱破碎 塌方体 起拱 岩洞 预留核心土 安全快速 超前支护 出渣过程 施工安全 施工进度 松散岩体 隧道施工 支护 塌方段 小导管 注浆体 出渣 固结 壳体 渣体 松散 开挖 支撑 | ||
【主权项】:
1.处理小断面隧洞塌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支撑架(1)加固隧洞在新掌子面(2)渣体后方具备施工条件的位置,先清除底脚浮渣,再进行支撑架(1)支护施工;S2、封闭塌方体(3)采用喷混凝土方式将整个新掌子面(2)暴露的渣体面进行封闭;S3、超前小导管造孔在新掌子面(2)绘出起拱线,在起拱线以上标记钻孔孔位,再钻孔,钻孔方向斜向上、穿越塌方体(3)并进入未被扰动的岩体;在新掌子面(2)标记钻孔孔位,并向渣体内钻设钻孔,钻孔穿越渣体并进入原掌子面(4)前侧的未被扰动的岩体;S4、小导管制作及安装小导管的前端加工成锥形并钻注浆孔,小导管的管壁钻压浆孔,小导管的尾部预留不钻孔的止浆段;在各钻孔打入或顶入小导管,小导管尾部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S5、注浆对起拱线以上的小导管进行注浆,小导管与注浆体成为整体,形成有效支撑上方松散岩体的拱形壳体;对新掌子面(2)的钻孔内的小导管进行注浆,形成“预留核心土”;S6、出渣出渣分次进行,每次出渣先清除“预留核心土”两侧及顶部的渣体,然后安装新的支撑架,再清除中间的“预留核心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684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