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氧/煤油富燃火炬式电点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9339.0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2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冯建畅;胡洪波;陈宏玉;贺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95 | 分类号: | F02K9/95;F02K9/9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举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氧/煤油富燃火炬式电点火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火炬式点火器工作时间较短、易发生点火花塞烧蚀、自身点火和冷却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电火花塞、燃烧室头部壳体、燃烧室身部壳体、燃烧室喉部壳体、燃气导管以及外套螺母,燃烧室身部壳体内为燃烧室;还包括气氧集气腔外壳体、气氧入口导管、煤油集液腔外壳体以及煤油入口导管;燃烧室身部壳体上部设置有气氧直流喷注孔和气膜冷却喷注孔,燃烧室头部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煤油直流喷注孔,气氧直流喷注孔所喷的气氧与煤油直流喷注孔所喷的煤油交汇于燃烧室内撞击燃烧,气膜冷却喷注孔所喷氧气用于冷却燃烧室喉部和燃气导管,并可形成二次燃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油 火炬 点火器 | ||
【主权项】:
1.一种气氧/煤油富燃火炬式电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组件、电火花塞(1)、燃气导管(11)、外套螺母(12)、气氧集气腔外壳体(15)、气氧入口导管(16)、煤油集液腔外壳体(4)以及煤油入口导管(5);/n所述燃烧室组件为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燃烧室头部壳体(3)、燃烧室身部壳体(14)以及燃烧室喉部壳体(10);所述燃烧室身部壳体(14)内为燃烧室(13);/n所述电火花塞(1)插装于燃烧室头部壳体(3)内,电火花塞(1)的点火端面与燃烧室(13)的左端面间的距离为3mm至7mm;/n所述燃气导管(11)一端与燃烧室喉部壳体(10)右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外套螺母(12);/n所述气氧集气腔外壳体(15)套装于燃烧室身部壳体(14)上,且与燃烧室身部壳体(14)之间形成环状的气氧集气腔(18),所述气氧入口导管(16)设置于气氧集气腔外壳体(15)的外侧,并与气氧集气腔(18)相通,所述燃烧室身部壳体(14)上设置有多个气氧直流喷注孔(17)和多个气膜冷却喷注孔(19),所述气氧直流喷注孔(17)和气膜冷却喷注孔(19)的一端均与气氧集气腔(18)相通,另一端均与燃烧室(13)相通;/n所述煤油集液腔外壳体(4)套装于燃烧室头部壳体(3)上,且与燃烧室头部壳体(3)之间形成环状的煤油集液腔(6),所述煤油入口导管(5)设置于煤油集液腔外壳体(4)的外侧,并与煤油集液腔(6)相通,所述燃烧室头部壳体(3)上设置有与气氧直流喷注孔(17)数量相同且相互对应的煤油直流喷注孔(7),所述煤油直流喷注孔(7)的一端与煤油集液腔(6)相通,另一端与燃烧室(13)相通;/n每个气氧直流喷注孔(17)出射端的中心延长线与对应的煤油直流喷注孔(7)出射端的中心延长线相交于燃烧室(13)内,形成一个气氧/煤油直流互击式喷注对;/n所述气膜冷却喷注孔(19)出射端的中心延长线指向燃烧室喉部壳体(10)内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6933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