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风险控制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多期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5585.7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3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杨顺;谢忠胜;田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61173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控制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多期治理方法,该方法包含:(1)根据物源变形情况判断物源活动模式和物源类别;(2)根据不同物源的物源动储量在总动储量中所占比例,确定泥石流灾害的演化阶段;(3)确定保护对象重要性等级,结合泥石流的演化阶段,确定泥石流灾害风险控制周期和治理目标;(4)根据泥石流灾害特征和治理目标,确定泥石流治理方法;(5)根据泥石流治理方法确定临时工程防灾功能F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风险 控制 特大 泥石流 灾害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风险控制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多期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1)根据物源变形情况判断物源活动模式和物源类别:若松散堆积体坡度大于35°,则为整体崩滑模式,物源为整体崩滑类物源;若松散堆积体坡度为27~35°,则为局部溜滑模式,物源为局部溜滑类物源;若松散堆积体坡度18~27°,则为侵蚀拉槽模式,物源为侵蚀拉槽类物源;若松散堆积体坡度小于18°,则为坡面侵蚀模式,物源为坡面侵蚀类物源;(2)根据不同物源的物源动储量在总动储量中所占比例,确定泥石流灾害的演化阶段:若整体崩滑和局部溜滑类物源总量占比60%以上且小于70%,则为极度活跃期;若整体崩滑和局部溜滑类物源总量占比40%以上且小于50%,则为活跃期;若侵蚀拉槽类物源总量占比70%以上,则为平稳期;若坡面侵蚀类物源总量占比50%以上且小于60%,则为衰退期;(3)确定保护对象重要性等级,结合泥石流的演化阶段,确定泥石流灾害风险控制周期和治理目标:当泥石流的演化阶段为极度活跃期时,若保护对象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则风险控制周期为1年,治理工程采取以临时工程为主,针对保护对象布置防护工程和导流工程,辅以调峰控流工程;若保护对象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或四级,则风险控制周期为2~3年,治理工程以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并重,分期次实施永久治理工程;当泥石流的演化阶段为活跃期时,若保护对象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则风险控制周期为2~3年,治理工程以临时工程与永久工程并重,分期次实施永久治理工程;若保护对象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或四级,则风险控制周期为3~5年,治理工程采取永久工程为主,辅以作为安全储备的临时工程;当泥石流的演化阶段为平稳期时,则风险控制周期为5~10年,进行永久工程治理,并采取分期治理;当泥石流的演化阶段为衰退期时,则进行一次性治理,开展永久工程治理;(4)根据泥石流灾害特征和治理目标,确定泥石流治理方法为拦挡为主、拦排结合或排导为主;(5)根据泥石流治理方法确定临时工程防灾功能FL和永久工程防灾功能Fγ的分配,并选择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类型:若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挡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1年,或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排结合且风险防控周期为2~3年,或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排导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3~5年,则
若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挡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2~3年,或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排结合且风险防控周期为3~5年,或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排导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5年以上,则
若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挡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3~5年,或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排结合且风险防控周期为5年以上,则
若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挡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5年以上,则
若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拦排结合且风险防控周期为1年,则
若泥石流治理方法采用排导为主且风险防控周期为1年,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7558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数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