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代有轨电车60R2槽型轨双线三开组合道岔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5683.0 | 申请日: | 201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5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琰;孙秀云;刘志勇;王洪伟;蔡明霞;胡解平;张勇;刘曜华;尹国策;郭云云;王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1/00 | 分类号: | E01B21/00;E01B25/28 |
代理公司: | 42224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敏 |
地址: | 4300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代有轨电车60R2槽型轨双线三开组合道岔,道岔组件包括上行线三开道岔和下行线三开道岔;上行线三开道岔和下行线三开道岔均包括直轨道、左侧轨道、右侧轨道,均采用60R2槽型轨;双线三开组合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区域,第二转辙器区域,复合辙叉区域,中间菱形区域,尾部菱形区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双线三开组合道岔的结构形式,在有限的场地内形成了总体结构的五大区域,一并解决了上行线和下行线各自三个方向的导引难题,特别适用于道路交通繁忙、基础管线复杂的地段;其施工方法成功采用CPⅢ测量技术,将城市现代有轨电车道岔的施工精度提高到了高铁标准,为今后现代有轨电车的线网设置具有典型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道岔 上行线 下行线 双线 道岔 菱形区域 槽型轨 转辙器 道岔组件 道路交通 直轨道 导引 高铁 轨道 线网 辙叉 施工 测量 复合 成功 | ||
【主权项】:
1.一种现代有轨电车60R2槽型轨双线三开组合道岔,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路基基床(101)、路基支撑层(102)、道岔岔枕、铁垫板、钢筋混凝土道床(103)、道岔组件(104)、扣件(105)、包裹材料(106);/n所述道岔组件(104)包括上行线三开道岔(1)和下行线三开道岔(2);/n所述上行线三开道岔(1)和下行线三开道岔(2)均包括直轨道、左侧轨道、右侧轨道,均采用60R2槽型轨;/n所述双线三开组合道岔包括第一转辙器区域,左右开各一;第二转辙器区域,左右开各一;复合辙叉区域(3),左右开各两;一个中间菱形区域(4);尾部菱形区域(5),左右开各一;/n所述第一转辙器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轨道和所述左侧轨道之间的第一转辙器,所述第二转辙器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直轨道和所述右侧轨道之间的第二转辙器;所述第一转辙器、第二转辙器均包括尖轨和基本轨;/n第一复合辙叉区域由上行线右侧轨道(13)的两根钢轨、上行线直轨道(11)的右钢轨、下行线右轨道(23)的右钢轨以及三个交点处的辙叉、上行线直轨道(11)的右钢轨处的第二转辙器组成;/n第二复合辙叉区域由下行线右侧轨道(23)的两根钢轨、下行线直轨道(21)的右钢轨、上行线右轨道(13)的右钢轨以及三个交点处的辙叉、下行线直轨道(21)的右钢轨处的第二转辙器组成;/n第三复合辙叉区域由下行线右侧轨道(23)的两根钢轨、上行线直轨道(11)的右钢轨、上行线右轨道(13)的左钢轨以及四个交点处的辙叉组成;/n第四复合辙叉区域由上行线右侧轨道(13)的两根钢轨、下行线直轨道(21)的右钢轨、下行线右轨道(23)的左钢轨以及四个交点处的辙叉组成;/n所述中间菱形区域(4)由上行线右侧轨道(13)的两根钢轨、下行线右侧轨道(23)的两个钢轨以及四个交点处的辙叉组成;/n两个所述尾部菱形区域(5)其中一个由上行线直轨道(11)的两根钢轨与下行线右侧轨道(23)的两根钢轨以及四个交点处的辙叉组成,另一个由下行线直轨道(21)的两根钢轨与上行线右侧轨道(13)的两根钢轨以及四个交点处的辙叉组成。/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756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