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星座点分集的频偏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79864.0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3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辉;谢羿;刘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星座点分集的频偏估计方法,其步骤包括:1、获取时隙OFDM符号;2、对OFDM符号进行发散预补偿;3、联合两个时隙的DMRS信息对发散预补偿后的OFDM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4、利用星座点分集的方法估计均衡后的OFDM符号的频偏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基于 星座 分集 估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5G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星座点分集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接收端对OFDM符号进行发散预补偿,联合两个时隙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对发散预补偿后的OFDM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利用星座点分集的方法估计均衡后的OFDM符号的频偏;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n步骤1,获取时隙OFDM符号:/n用户接收端将实时接收到的来自于基站的下行信号,经过主同步序列和辅同步序列同步之后,得到每一帧无线帧的帧头位置;通过无线帧的帧头位置,得到用户数据信息的时隙头位置;通过时隙头提取连续两个完整时隙共28个OFDM符号;/n步骤2,对OFDM符号进行发散预补偿:/n利用发散预补偿公式,对两个完整时隙的28个OFDM符号中每个子载波进行发散预补偿;/n步骤3,联合两个时隙的DMRS信息对发散预补偿后的OFDM符号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n将发散预补偿后的OFDM符号依次进行去CP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转换,得到频域OFDM符号;/n利用最小二乘LS公式,对每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进行LS信道估计,得到第一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LS信道估计值Ha′和第二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LS信道估计值Hb′;/n利用线性插值公式,对每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的子载波进行插值,得到第一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信道估计值Ha和第二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信道估计值Hb;/n将第一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信道估计值Ha,作为第一个时隙中前半个时隙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值,将第二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信道估计值Hb,作为第二个时隙中前半个时隙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值;/n利用频域联合辅助信道估计公式,计算第(a+b)/2个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值Hc,作为第一个时隙中后半个时隙的信道估计值;/n利用迫零ZF均衡公式,对第一个时隙中14个OFDM符号进行均衡,得到均衡后的OFDM符号Yn′;/n步骤4,利用星座点分集的方法估计均衡后的OFDM符号的频偏 /n第一步,利用下述星座点分集公式,分别计算均衡后的第一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Ya′,第一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的后一个OFDM符号Ya+1′,频域联合辅助信道估计出的OFDM符号Yc′以及频域联合辅助信道估计出的OFDM符号的后一个OFDM符号Yc+1′所对应的初始频偏值;/n /n其中, 表示均衡后第n个OFDM符号的初始频偏值,n=a,a+1,c,c+1,a表示第一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序号,c=(a+b)/2,b表示第二个时隙中第一个存在DMRS信息的OFDM符号序号,NFFT表示快速傅里叶变换点数,arg[·]表示取相位角操作,E[·]表示取数学期望操作, 表示均衡后第n个OFDM符号中分布在第一象限中离原点最远的星座点组成的子集, 表示均衡后第n个OFDM符号中分布在第二象限中离原点最远的星座点组成的子集, 表示均衡后第n个OFDM符号中分布在第三象限中离原点最远的星座点组成的子集, 表示均衡后第n个OFDM符号中分布在第四象限中离原点最远的星座点组成的子集;/n第二步,按照下式,计算均衡后每个OFDM符号的频偏值;/n /n其中, 表示均衡后的第n个OFDM符号的频偏值,1≤n≤14。/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798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