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铁锅抛光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81190.8 申请日: 2019-08-23
公开(公告)号: CN110421465B 公开(公告)日: 2021-03-26
发明(设计)人: 熊江勇;李重重;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B24B27/00 分类号: B24B27/00;B24B41/00;B24B41/06;B24B29/04;B24B41/02;B24B47/06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查俊奎
地址: 21001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铁锅抛光机,包括供料平台、两个第一铁锅转动机构、铁锅翻转机构、两个第二铁锅转动机构、接料平台、铁锅抓取换位机构、第一抛光机构、第二抛光机构和工作台架。优点,本全自动铁锅抛光机,能对铁锅的内部和外部都进行粗抛光和精抛光,实现全自动抛光,中间不再需要人工上下料或者翻转。
搜索关键词: 全自动 铁锅 抛光机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铁锅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平台(1000)、两个第一铁锅转动机构(2000)、铁锅翻转机构(3000)、两个第二铁锅转动机构(4000)、接料平台(5000)、铁锅抓取换位机构(6000)、第一抛光机构(7000)、第二抛光机构(8000)和工作台架(9000),工作台架(9000)置于地面之上,供料平台(1000)和接料平台(5000)并排置于地面之上,供料平台(1000)和接料平台(5000)位于工作台架(9000)一端端部;供料平台(1000)上设有待抛光铁锅供料工位(A),接料平台(5000)上设有成品工位(H);工作台架(9000)上设有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翻转前工位(D)、翻转后工位(E)、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和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抛光铁锅顺序通过待抛光铁锅供料工位(A)、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翻转前工位(D)、翻转后工位(E)、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和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最终位于成品工位(H)上完成内外表面的抛光;两个第一铁锅转动机构(2000)分别设置在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和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处;两个第二铁锅转动机构(4000)分别设置在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和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处;铁锅抓取换位机构(6000)整体置于工作台架(9000)上;第一抛光机构(7000)置于地面上且处于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和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之间,第一抛光机构(7000)同时对处于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上的铁锅(0001)内表面粗抛光和对处于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上的铁锅(0001)内表面精抛光;第二抛光机构(8000)置于地面上且处于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和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之间,第二抛光机构(8000)同时对处于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上的铁锅(0001)外表面粗抛光和对处于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上的铁锅(0001)外表面精抛光;两个第一铁锅转动机构(2000)均包括第一转动部分(2200),第一转动部分(2200)装于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正面,两个第一铁锅转动机构(2000)内第一转动部分(2200)都由一个第一动力部分(2100)驱动同步转动,第一动力部分(2100)装于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背面,第一动力部分(2100)同时连接两个第一转动部分(2200);第一转动部分(2200)包括第一固定板(2202)、第一转轴(2203)、第一电磁铁(2204)、托环(2206)和转盘(2207),第一固定板(2202)装在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正面上,第一转轴(2203)通过第一轴承座(2201)竖直插入第一固定板(2202),转盘(2207)装在第一转轴(2203)上端端部且与第一转轴(2203)同步转动,转盘(2207)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转盘(2207)的开口端远离第一固定板(2202),托环(2206)设置在转盘(2207)内用于托住铁锅(0001);第一电磁铁(2204)装在转盘(2207)筒底的中心位置处用来吸住铁锅(0001)外表面的锅底;两个第二铁锅转动机构(4000)均包括第二转动部分(4200),第二转动部分(4200)装于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正面,两个第二铁锅转动机构(4000)内的第二转动部分(4200)都由一个第二动力部分(4100)驱动同步转动,第二转动部分(4200)装于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背面,第二转动部分(4200)同时连接两个第二转动部分(4200);第二转动部分(4200)包括第二固定板(4202)、第二转轴(4203)、第二电磁铁(4204)和球冠形转盘(4205),第二固定板(4202)装在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正面上,第二转轴(4203)通过第二轴承座(4201)竖直插入第二固定板(4202),球冠形转盘(4205)倒扣装在第二转轴(4203)的上端端部且与第二转轴(4203)同步转动,球冠形转盘(4205)的底部设置凹口,第二电磁铁(4204)装入凹口处用来吸住铁锅(0001)内表面的锅底;铁锅抓取换位机构(6000)包括中间立板(6101)、水平座板(6102)、右侧滑板(6201)、左侧滑板(6301)、三个右抓取机构(6500)、三个左抓取机构(6600)、左齿条(6303)、右齿条(6203)、齿轮(6403)和减速电机(6401),水平座板(6102)设置在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处且沿长度方向设置,中间立板(6101)设置在水平座板(6102)上,右侧滑板(6201)通过右滑轨滑块副(6202)滑动设置在中间立板(6101)的右侧面上,右侧滑板(6201)相对于中间立板(6101)前后滑动,左侧滑板(6301)通过左滑轨滑块副(6302)滑动设置在中间立板(6101)的左侧面上,左侧滑板(6301)相对于中间立板(6101)前后滑动;三个右抓取机构(6500)设置在右侧滑板(6201)上且分别位于右侧滑板(6201)的前端、后端和中间位置上,定义三个右抓取机构(6500)编号分别为1、2和3,编号为1的右抓取机构(6500)作用在待抛光铁锅供料工位(A)和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上,编号为2的右抓取机构(6500)作用在内表面粗抛光工位(B)和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上,编号为3的右抓取机构(6500)作用在内表面精抛光工位(C)和翻转前工位(D)上;三个左抓取机构(6600)设置在左侧滑板(6301)上且分别位于左侧滑板(6301)的前端、后端和中间位置上;定义三个左抓取机构(6600)编号分别为4、5和6,编号为4的左抓取机构(6600)作用在翻转后工位(E)和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之间,编号为5的左抓取机构(6600)作用在外表面粗抛光工位(F)与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之间,编号为6的取机构(6600)作用在外表面精抛光工位(G)与成品工位(H)之间;左齿条(6303)固定在左侧滑板(6301)下部的内侧面上且沿左侧滑板(6301)长度方向设置,右齿条(6203)固定在右侧滑板(6201)下部的内侧面上且沿右侧滑板(6201)长度方向设置,左齿条(6303)与右齿条(6203)平行设置;减速电机(6401)通过减速电机支架(6402)竖直安装在水平座板(6102)上,减速电机(6401)位于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下方;齿轮(6403)安装在减速电机(6401)的电机轴上,齿轮(6403)位于左齿条(6303)和右齿条(6203)之间且同时啮合左齿条(6303)与右齿条(6203);齿轮(6403)带动右侧滑板(6201)和左侧滑板(6301)朝着相反的方向水平移动;右抓取机构(6500)包括第一悬梁(6501)、第二气缸(6510)、第一球冠形吊架(6521)和多个第一吸盘(6522),第一悬梁(6501)一端固定在右侧滑板(6201)上,第二气缸(6510)的第二气缸缸体(6511)竖直朝下固定在第一悬梁(6501)另一端上,第二气缸(6510)的第二气缸活塞杆(6512)端部通过第一吊板悬挂第一球冠形吊架(6521),第一球冠形吊架(6521)的开口朝向第二气缸(6510),第一吊板边缘处与第一球冠形吊架(6521)开口边缘固定;多个第一吸盘(6522)呈等间隔环形安装在第一球冠形吊架(6521)上用来在抓取时吸住铁锅(0001)的内表面;左抓取机构(6600)包括第二悬梁(6601)、第三气缸(6610)、第二球冠形吊架(6621)和多个第二吸盘(6622),第二悬梁(6601)一端固定在左侧滑板(6301)上,第三气缸(6610)的第三气缸缸体(6611)竖直朝下固定在第二悬梁(6601)另一端上,第三气缸(6610)的第三气缸活塞杆(6612)端部通过第二吊板悬挂第二球冠形吊架(6621),第二球冠形吊架(6621)的底部朝向第二气缸(6510),第二球冠形吊架(6621)的底部开设通孔,第二吊板边缘处与第二球冠形吊架(6621)底部的通孔边缘固定;多个第二吸盘(6622)呈等间隔环形安装在第二球冠形吊架(6621)上用来在抓取时吸住铁锅(0001)的外表面;铁锅翻转机构(3000)包括托架(3010)、球冠台(3020)、摆动气缸(3110)、摆动臂(3131)、第三球冠形吊架(3132)和多个第三吸盘(3133),托架(3010)固定在翻转前工位(D)上用来托住第三球冠形吊架(3132),球冠台(3020)固定在翻转后工位(E)上用来放置铁锅(0001);摆动气缸(3110)通过气缸支架(3120)装在工作台架(9000)上工作面板的正面上,摆动臂(3131)一端连接摆动气缸(3110)的转轴,第三球冠形吊架(3132)安装在摆动臂(3131)另一端端部,摆动臂(3131)另一端端部连接第三球冠形吊架(3132)的外壁,第三球冠形吊架(3132)的底部开设圆孔,在圆孔内沿直径方向设置支撑杆;支撑杆接触托架(3010);多个第三吸盘(3133)呈等间隔环形安装在第三球冠形吊架(3132)上用来在抓取时吸住铁锅(0001)的外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811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